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公務員> 第一百二十九章長春堡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九章長春堡外 (2 / 2)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襄陽之戰,才過去一百多年。平安這種飽讀兵書的將領豈能不知道。他怕元軍來一個故技重施。想來想去,最終想到這個辦法。寧可防備過度,也不能重蹈覆轍。

燕王聽了平安的說法,也點點頭,說道:“不錯。這麼短的時間之內,修建如此雄城,外面好像還包石了,的確不錯。”

何夕聽了笑道:“燕王殿下,你這就不知道。這是水泥的作用。”

燕王說道:“水泥。”

何夕直接帶燕王過去,說道:“來來,仔細看。這些縫隙就是水泥填滿的。”

平安造的這座城池,自然不是完全用水泥的。因為大明水泥的產量還相當不足。平安修建城池的辦法,類似於七八十年代修堤壩的辦法。用夯土打地基,然後用大石頭一塊一塊的拼接起來。

中間的縫隙用水泥填充。甚至城牆中間。也有水泥砂漿填充。

這城牆就形成這樣的情況,一塊塊石頭拼接處,有蜿蜒曲折,成網狀的紋路。看上去,甚至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當然了,不知道平安是對新技術的擔憂,還是水泥的侷限性。這才修建的比較矮,而且比較厚實,似乎唯恐這牆塌了。不敢往高裡修。

也正是因為新技術的運用。才讓這一做城池,在短短一年之內拔地而起。當然了,如果用充足的人力。一年之內修建城池也不是問題。畢竟長春堡修建時間也很短。

問題是,長春堡沒有足夠的人力。

且不說當初的長春堡有多大。單單說長春堡修建的時候,運用數萬人力。這才有了這個速度。而今這一座城池規模上比長春堡大。而長春堡,乃至長春衛也不過萬餘人。就是士卒與他們的家眷。也因為這裡太危險了。很多士卒都是沒有成年的。或者家眷都沒有帶過來。

這也是人之常情。

即便所有人齊齊上陣,也不可能完成這樣的任務。

而有了水泥久不一樣了。不要忘記,當初何夕開運河的時候,用火藥炸了很多岩石,這些石頭都擺在哪裡沒用。兩地之間又有水路連線。轉運方便之極,雖然夯地基,搬石頭也很辛苦。但是,要比整個城牆都成夯土的容易多了。

平安也說道:“何大人說得沒錯。如果沒有水泥,這城池修了數年也不稀奇。水泥之物,真是軍國利器。”

燕王明白水泥的用法之後,二話不說,對何夕說道:“這水泥有多少。我全要了。全部給我運過來。在瀋陽的時候,你就應該讓我去看看水泥廠。”

何夕說道:“這事不是沒有想起來嗎?還有這水泥產量萬萬不能全部給你,很多地方都在用。”

燕王自然不肯。與何夕在城門下討價還價一番。何夕說道:“這麼多人在,你也有一些王爺的樣子。不要一像一個要賬的無賴。”

“無賴怎麼了?”燕王絲毫不以為意,說道:“不要管我像什麼,能要來東西才是真的。你給不給吧。”

何夕說道:“好。三分之一,不管能產多少,給你三分之一。不能再多了。”

燕王說道:“也好。先這樣吧。”

燕王知道,他在這一片土地上有大量的工程要做,原本他想營造數年。但是有了水泥這種利器,燕王覺得,似乎一兩年之內,他就有辦法做其他的事情了。

對水泥的產量自然是越多越好了。

燕王心中暗道:“看來,從何夕哪裡搞不出更多了。不過,還有其他辦法。比如去找太子大兄。讓太子大兄出面。”

燕王的心思,何夕自然不知道。此刻他們結束了其他話題,在所有人的恭迎之下,進入了長春堡之中。滿城計程車卒與客商都來迎接,局面很是宏大。當然了也少不了另類的眼睛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