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花費時間最多的是互相尋找對方的位置。
這也是在海戰的必然。
一出海,就是一個孤立的空間,大海上茫茫一片,想找到對手,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好在,日本想要攻對馬島,雙方才沒有在大海上繞了幾十個圈。
但是交鋒的時候,不足半小時,原因很簡單,日本的船隻沒有水密艙。雖然這些小炮打在船板上,只有拳頭大的小洞,甚至有些時候連拳頭大的小洞都沒有。僅僅是又裂縫,滲水了。
木船的優勢在於,木頭本身是浮在水面上的。
木船修補起來很容易。只需釘上一塊木板,就能支援一段時間的。
但問題是,日本的船沒有水密艙,只有一個艙室,剛剛開始進水的地方少,還能修補,當到處都是缺口的時候,根本做不到分割艙段,放棄一部分。於是,整個船,只有甲板上浮出了水面。
甲板下面都在水裡。
這種情況下,這船根本跑不動了。遇見後面追過來的明軍船隻,自然是任人宰割了。
後來日本人也學精了。
一個個都做鳥獸散。海面上到底都有。方乘風根本來不及追。
而且方乘風也擔心,有敵人繞過這裡,進攻高麗沿海。那他就失職了。於是也就沒有再多追。同時也發現了楊震的船,立即打旗語詢問,他們是誰?
楊震自然回答了自己的身份。
於是方乘風打旗語,要求見上一面。
楊震自然答應。
過了好一陣子,雙方才是靠在一起了。
方家算是何夕這邊的人,楊震更不用提了。故而雙方關係很好,三言兩語之間,就熟絡起來。
方乘風說道:“楊兄,你這是去什麼地方?”
楊震說道:“如果是別人,我肯定不會說的。不過既然是方伯爺問了,我豈能不說,還要請方伯爺指點一二的。”於是將此行的目的一五一十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