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香港
當然了,之所以從兩廣衛所之中成建制調一個衛所。也是陸仲亨深思熟慮的事情。
因為陸軍與水師不同。
水師不管怎麼編排。都是以船為單位戰鬥的。只要以船為單位抽調人員。戰鬥力不會有太大減損。畢竟,大明指揮水戰的旗語都是一樣的,不存在福建水師能看明白,廣東水師看不明白的情況。
但是陸軍就不一樣了。
陸軍之間的配合就很複雜了。從各地抽調過來的軍隊,能不能召之即來,來之能戰?陸仲亨表示懷疑。
這才是最後整體抽調一個衛所的原因。
而選擇馴象衛也是層層篩選的。一層篩選。就是考慮到南洋的氣候,士卒選南不選北。越往南方越好。而馴象衛要馴象,想想大象成群的地方,都是什麼地方。
其次,也就是京營將官的原因。
再有也有馴象衛嚴重超編,抽調數千人架子還在。但是如果抽調其他衛所,就未必是這個樣子了。
不過,陸軍有他們的問題,水師也有一個讓陸仲亨與何夕都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大炮的後坐力太大了。
何夕在寧波就主持過一次船上大炮發射。但是結果是,下面的龍骨直接有了裂縫了。雖然說沒有直接沉沒。但是在海上如果這出了這樣的問題,問題就大。
工匠們會商過,給出的答案就是,最後直接造能承載火炮的新船,也就是炮艦。當然了,這種戰船的設計,與後世風帆戰列艦還是不一樣的。大體與福船沒有什麼區別,不過是進行了特別加固而已。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造船即使用現成的木料,也有好幾個月。根本趕不上南征了。
其次,就是加固現有的戰船。
不過,這也有一問題。
造新船是在一張白紙上作畫。毫無拘束。只要能解決問題就行了。但是老船就不一樣了。裡面有這樣那樣的限制。這就要考驗工匠的能力了。
而今在出發之前,工匠們總算是將船改造好了。
何夕正邀請陸仲亨一起來看試炮。但是還沒有出發,兩個訊息接踵而來。
一個是滿刺加王與爪哇決裂。投向大明一方。另外一個就是舊港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