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從來沒有如此清晰感受的一本造反經,屠龍術。
朱元璋一時間心中暗道:“如果能得這位毛先生相助,天下必然能早定數年。”不過,隨即朱元璋就將這個念頭放到一邊。無他,朱元璋不覺得,這位新朝太祖,願意屈居人下。
沒錯,以朱元璋的驕傲,明清六百年,他沒有一個看上的人物,即便是清朝所有皇帝,他都沒有看到眼裡。至於這些大臣,他也就看張居正不錯。其餘人都是帶著俯視。
唯獨這位毛先生,他是平等看待的。覺得這位毛先生是能與相提並論的人物。
正因為如此,他對毛先生生平最為好奇。
何夕不得不反覆講解。
一說,又是一夜。
只說得,雞鳴三聲。朱元璋才知道馬上要上朝。
這個時候,朱元璋心亂如麻。直接下令免朝了。
這是這麼多年來,頭一次。
本來,朱元璋對什麼民主共和,怎麼能不要皇帝?等這些問題,都是很是厭惡。但是對這些目不暇接,琳琅滿目的新思想,新概念,一時間的迷茫了。
他只覺得,從清末到新中國這一段時間的改變,要明清兩朝近六百年的改變還大。
很多原本的概念,都模糊了。
甚至朱元璋也不知道該怎麼用何夕了。
之前,朱元璋看何夕帶來很多新科技,本來是想要讓何夕說出未來很多新東西,讓大明王朝更上一個新臺階。但是在朱元璋看來,清朝根本沒有什麼進步的東西。雖然有一些小改進,有創意。根本沒有本質上的改變。
不足法。
但是未來的新朝,雖然大氣磅礴。但是內裡的思想,卻是深深地刺痛了他。
他固然佩服毛先生,但是一個問題放在他面前。
大明朝的快速發展,與大明王室的江山永固。這兩者之間,他選哪一個?
朱元璋有敏銳的觀察力。也抓住了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的關係,很明白。大明的生產力高速發展,必然帶來很多對大明皇室不利的因素,甚至生產力發展越快,這種不利因素越多。
何夕在這一點上,也是忽悠不了朱元璋的。
朱元璋心中暗道:“利益來自未來,危險也來自未來。我該怎麼辦?”說著朱元璋看向了何夕。沉吟了好一陣子,才說道:“你也算我朱家女婿,你覺得,俺怎麼做,對大明朝最好?”
何夕說道:“岳父,你是以大明皇帝來問我。還是以朱家族長來問我?”
朱元璋說道:“這兩者有區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