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走未來路> 第554 海浪(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54 海浪(一) (2 / 2)

396年,三河國國運改為涼國國運。

397年,禿髮烏孤應命西平國,國都兆在涼州;段業應命建康國,國都兆在涼州。

398年,慕容德應命燕國,國都兆在青州;西平國國運改為武威國國運。

399年,建康國國運改為涼國,氐呂涼國和段氏涼國並存。

400年,乞伏部鮮卑秦國國運消散。

401年,武威國國運改為河西國國運;段業涼國龍氣轉移到沮渠蒙遜身上。

402年,社侖應命柔然國,國都兆在朔州。

383年以來,國運變幻之快,亂世蛟龍之多,都遠超世人想象。截止402年底,小小涼州存在五家國運,氐楊仇池、氐呂涼國、乞伏部鮮卑秦國、禿髮部鮮卑河西國、匈奴沮渠涼國;涼州之外,又有拓跋部鮮卑魏國、慕容部鮮卑燕國、慕容部鮮卑南燕、柔然等多家國運並存。所幸,最重要的拓跋部鮮卑魏國、慕容部鮮卑兩燕國、羌姚秦國都被絕聖門控制,其餘最多是綠色龍氣應命者,威脅度有限。儘管如此,為了遏制這些層出不窮的亂世蛟龍,魏東生也不得不輾轉各地降服其黨其眾。

面對強勢的絕聖門,亂世蛟龍也不完全是對抗。例如段業,當他發現自己福運淺薄且龍氣無法傳給子孫,立刻配合絕聖門搜尋沮渠蒙遜下落。有了段業竭盡全力幫忙,絕聖門在398年就找到了漢名“左蒙遜”的沮渠蒙遜,進而完美控制匈奴沮渠涼國。

北方一片混亂,南方也不安靜。

403年,氐呂涼國氣運消散;司馬晉國氣運消散,桓玄應命楚國,國都兆在揚州。

391年群體升級浪潮時,司馬懿進階11級,司馬炎、司馬睿等進階10級,司馬師、司馬昭、王導、謝安等進階9級;庾亮、祖逖、陶侃、桓溫、王羲之、謝玄、桓玄、劉牢之等進階8級。

11級長生者能夠觀望未來52年國運變更。

391+52=443年。

403+52=455年。

觀望未來國運變幻,司馬晉國亡於420年,且繼任者的國運綿延到455年不絕。顯而易見,402到404年的國運失而復得,的的確確是司馬晉國徹底喪失國運先兆。有了緊迫感,司馬懿拼命提速向南遷徙的再創帝國計劃。

當然,司馬懿也渴望學習絕聖門,傀儡下一家天命眷顧者。

匯總羯胡漢趙的崩潰和北中國此起彼伏的亂世蛟龍例項,長生者群體漸漸總結出規律。劉顯、苻洪、張琚、王午等羯胡趙國的高等級長生者,往往是未來天命眷顧者或天命眷顧者的祖輩。取代司馬晉國的天命眷顧者,是否也藏身十五名高等級長生者名單呢?

再考慮天命喜新厭舊,最新補入名單的桓玄和劉牢之頓時變得可疑起來。

兩者誰更可疑呢?

桓玄是桓溫之子,桓氏一門佔據兩個名額,的確可疑。可有了謝安、謝玄叔侄的前例在,司馬懿勉強也能夠接受桓溫、桓玄父子共同名列十五人名單。再仔細衡量桓溫和桓玄的才能,司馬懿覺得桓溫尚不能得寵龍氣,何況桓玄呢?

相反,有武略的劉牢之,恐怕才是潛在的天命眷顧者。於是,司馬懿羅織罪名,把劉牢之直系旁系全族拘押到特別監獄;未幾,司馬懿又把桓溫和桓玄調到閒職,儘量減少桓氏宗族應命的政治衝擊。待桓玄感應龍氣時,桓溫、桓玄等桓氏宗族早被司馬懿刻意隔離,很難聚眾湊齊足夠的力量。再考慮桓玄最多隻有兩年福運,桓溫說服桓玄投降司馬懿,無作為地和平解決了桓楚風波。

桓玄主動投降,劉牢之囚禁特別監獄,司馬懿長舒一口氣

豈料就在這時,變數陡生。

話說,司馬懿羅織罪名逮捕劉牢之全族時,劉牢之的外甥何無忌幸運逃脫。這本不是一件大事,司馬懿只須命令各郡各縣張貼海捕文書,何無忌即使逃過靖南營和舞陽營的聯合追殺,也難有效威脅司馬懿的基業。可誰也沒有想到,何無忌竟然以無敵姿態王者歸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