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走未來路> 第523 反側(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23 反側(三) (1 / 2)

第523反側(三)

絕聖門何須陸康代表?

魏東生曉得陸康的真實想法,心中冷笑評價:“果然是世家作風。”

行動比語言更可信,陸康的表面文章再好看,也難掩其反側心思。說來說去,陸康在困難面前趨利避害選擇了臣服晉室,甚至無視魏東生而先斬後奏。如果魏東生依舊選擇相信陸康的誠意,那就是自欺欺人啦。

魏東生喊來陸遜,沒有任何言語試探,直接把陸康的書信遞給他。陸遜簡單翻了翻,嘆息說:“人老心也老,祖父(陸康)終究看不清楚未來大勢。”

魏東生:“你覺得如何處置比較好?”

陸遜即時回答說:“此事我已經私下考慮很久。”

“天命神威如獄,鐵腕鎮壓九州群雄,強如劉備、孫權,也只能倉惶逃到深山大澤之間避難。論長生者質量,絕聖門只有門主一人突破5級屏障,而晉室舞陽營最少有一名7級長生者和兩名6級長生者,絕聖門顯然處於劣勢。論長生者數量,歷經誅侯門之禍、聯漢盟吳、鏖戰魚妖等事,絕聖門現今總共僅約有百名長生者。而晉室舞陽營依賴天命之威招攬新丁,壟斷各州各郡資源利誘老舊,目前最少有120名長生者屬僚,絕不弱於絕聖門。實事求是說,舞陽營甚至已經後來居上超越了絕聖門。再加上九州百郡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補充,即使沒有高懸頭頂的天命神威,舞陽營也有極大機率打敗咱們絕聖門。”

“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絕非我祖父一人之惡。”

“世人見利忘義,畏威而不懷德。例如漢吳之敗,論及德政與否,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司馬衷等人又能比劉備、孫權好到哪裡去呢?即使劉備、孫權當不起一宣告君之贊,司馬炎、司馬衷等人又能當得起明君讚譽?可當晉兵興師南伐時,無論世族大宗,還是寒門小姓,都因為畏懼天命紛紛投誠王師。可悲也!可嘆也!”

“組織有紀律,陸康既然違反組織紀律且涉嫌背叛組織,組織必須嚴懲不貸。可僅僅懲治陸康一人,無法解決絕聖門目前遇到的問題。為了絕聖門的長治久安,此事必須大操大辦。我個人的想法,絕聖門無論未來欲戰欲和,都應該趁機整頓人事,淘汰一批類似陸康這樣的反側之徒。”

陸遜終究不是現實世界歷史裡那位陸遜。

作為魏東生的親傳弟子,陸遜學魏東生所學,思魏東生所思,漸漸成長為能與魏東生同路蹣跚向前的同志同好。自陸遜完善三觀以來,他除了最基本的宗族親情羈絆,其與從祖父陸康越行越遠。早在230年,陸遜就正式與陸康分族而居,而後娶妻生子,代代繁衍,漸漸形成新的宗族。陸康長期寓居六安縣,號曰六安陸;陸遜長期居住龍舒縣,號曰龍舒陸,雙方可謂各有各的政治訴求。

陸遜說趨利避害非陸康一人之恩,乍聽彷彿是為陸康開脫,其實是超脫宗族羈絆之後冷靜分析絕聖門現狀。

魏東生暫不評價陸遜的看法,望向主客堂的值班吏員:“有劉曄訊息嗎?”

主客堂吏員回答說:“陸康一意孤行前,勸劉曄說,‘天命在晉,吾輩豈可強項’?劉曄答說,‘天命如獄,順之者生,逆之者亡。’陸康誤會劉曄贊同了他的想法,當即開懷暢飲,單槍匹馬趕赴豫州。可待陸康離去,劉曄卻封合潁川郡太守的符印,施施然乘坐馬車返回龍舒縣。”

陸遜笑著插話一句:“見可者說可,見不可者說不可,劉子揚(劉曄)還是老樣子啊。”

魏東生主動替劉曄開脫:“漢末群雄多劉氏,大名鼎鼎的劉備無須再說,漢景帝劉啟的第九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兗州刺史劉岱、揚州刺史劉繇兄弟,可以追溯到漢高祖劉邦的庶長子齊惠王劉肥;荊州刺史劉表、益州刺史劉焉,可以追溯到漢景帝劉啟的第四子魯恭王劉餘;幽州刺史劉虞更是光武帝劉秀嫡系,東海恭王劉強之後。上溯劉曄的宗室譜系,他類似前幽州刺史劉虞,也是光武帝嫡系血裔,阜陵王劉延之後。劉備之季漢剛剛滅亡數年時間,且劉備還在孜孜不倦謀求復興漢室,這種情況下,劉曄客居我絕聖門,焉能沒有丁點兒忐忑情緒?此事不必急於求成,待劉漢宗室身份背景不再惹人忌諱時,想來劉曄就能坦蕩說出自己的真正想法。”

陸遜:“虧得是門主,才能如此用人不疑。”

魏東生:“天命之威,人人驚懼,再說即使晉室未來失去北方天命,現在也還有十餘年時間苦熬。人心向背大環境下,趨利避害如陸康才是人之常情,劉曄願意回龍舒縣述職,已經很難得了。既然如此,我們就等劉曄回來再做決定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