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走未來路> 第501 長生曹操(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01 長生曹操(二) (2 / 2)

多說一句,曹cao為何不願篡漢呢?

原因可能有很多,外人只能模糊猜測。

魏東生覺得他能夠理解曹cao的遲疑。

後世人讀三國史書,或許覺得篡位是一件簡單事兒,只要實力到了,趕劉漢皇帝下臺就好。可是漢末士族百姓,心底卻很難認同這樣的價值觀。回顧歷史,夏商周到秦漢,除了田氏代齊等諸侯國規模的篡位,可有哪家王朝源於權臣篡位?真正意義上的王朝級別篡位,王莽是第一例,也是能供曹cao參考的唯一一例。想想王莽篡位前的萬眾歸心,想想王莽篡位之後烽火狼煙,曹cao敢不心寒?

有王莽前例在,曹cao哪敢輕言篡漢?

人心不可不畏。

絕不能小瞧了當代人心。就像資本主義思潮和封建主義思潮的博弈,在清末民國初,資本主義取締封建主義是人心所向的大勢;而在資本主義尚未全面擊敗封建主義的唐宋王朝,封建君主才是人心所向大勢,貿然宣揚資本主義價值觀或共產主義價值觀的下場可想而知。

篡位也可視為一種思潮,就像強盛封建帝國的百姓不會接受資本主義價值觀,敵視篡位的帝國百姓很難接受權臣篡位價值觀。特別有了王莽慘敗收場例子,曹cao等權臣,糾結遲疑是否篡漢才是正常的掙扎。

題外話,即使曹丕冒險成功,追究而後曹魏短祚和司馬晉崩潰的內在原因,得國不正的篡位後遺症也始終繞不過去。

曹cao遲疑了一生。

曹cao這杆旗幟不倒,或許還將持續下去,繼承人曹丕也不必孤注一擲加速曹氏篡漢程序。

以上就是曹cao融合長生種子的直接影響,曹丕稱帝和曹魏黃初年號瞬間都沒有了存在基礎。

直至222年,劉漢帝國依然苟延殘喘,曹丕依然只是魏王。沒有曹cao的准許,曹丕繼承了魏王勳爵也不敢莽撞篡漢;沒有曹氏篡漢,劉備和孫權也都不敢貿然稱帝。

當然,區別還是有的。隨著曹cao從此不得走出廬江郡半步訊息傳遍九州,各地文臣武將相繼慢慢滋生小心思,有些武將想趁機割據邊疆,有些文臣懷著“一朝天子一朝臣”念頭向曹丕靠攏。雖然曹cao仍是無可置疑的主旗,聚集在曹丕身邊的文臣武將卻越來越多,其中不乏一些武將為了取信曹丕而拒絕曹cao調遣。曹cao駐守廖安時間越長,曹丕的實際權勢越膨脹,父子倆漸漸因為權力衝突而有了隔閡。

220年之前和220年之後,北中國漸漸呈現不同風格的畫卷。

或許,這就是“天無二日,人無二主。”

曹cao長生衍生的種種,暫且說到這裡。

再說外部環境。

曹cao、曹丕沒有篡漢,劉備只能一直自稱漢中王。劉備亦是亂世梟雄,絕不肯躲在益州,靜等曹cao重鑄九州秩序。220年初探得曹cao病重,劉備就開始積極準備趁亂擴張。儘管曹cao融合長生種子停止衰老大幅度改變歷史程序,但是劉備覺得曹cao禁足廬江郡懲罰和曹cao、曹丕父子漸生隔閡未嘗不是可趁之機,遂仍以為關羽復仇名義發起東征,五萬部隊浩浩蕩蕩殺向荊州。

現實世界歷史裡,曹cao逝世,曹丕篡漢,劉備高舉為關羽復仇旗幟,浩浩蕩蕩殺向東吳。面對氣焰囂張的劉備,孫權一邊向曹丕稱臣修好,避免兩線作戰;一邊緊急任命陸遜為大都督,統軍五萬迎戰劉備。最終,陸遜夷陵火燒連營七百里,幾乎全殲了劉備主力部隊。夷陵之戰,與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亦並稱為奠定三國政治格局的三大戰役。

千年殺戮世界裡,夷陵之戰將會怎樣演變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