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走未來路> 第491 養寇自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1 養寇自重 (2 / 2)

經過數月時間緩衝,吳景和張昭已然建立孫權時代新秩序,軍政民事各有歸屬。孫策剛死時候,人心未定,周瑜可以趁機督軍回師吳郡,奪取輔政大權;而現在,周瑜再敢率軍返回吳郡,吳景和張昭立刻視之為仇敵,集結兵馬鎮壓周瑜。率軍覲見孫權這一條路,已經堵死。

孤身回吳郡,情理並茂向孫權請罪呢?這一條路,恐怕也不可行。孫權繼位之前缺乏功名威望,純粹以孫策恩蔭統轄四方,小朝廷裡充滿了妥協氣氛。此時此刻,孫權既沒有孫策的威望,也很難如臂使指控制地方權臣。無論孫權想殺周瑜還是不想殺周瑜,一些敵視周瑜的政治派系,都能從容構陷缺乏後援的周瑜。

周瑜到底選擇哪一條路呢?

出乎魏東生意料,周瑜竟然選擇了抗命。周瑜在中央地方博弈層次全面妥協,遣使一次次向孫權表達忠誠;可在願不願意離開廬江郡這個關鍵問題,周瑜卻強硬地拒絕:“臣既受命安撫廬江,安可倉促而歸?”

抗命孫權同時,周瑜一邊構建防禦體系,抵抗隨時都有可能到來的軍事討伐;一邊傾注泰半精力加強異寶營建設,任命好友魯肅為異寶校尉,開始建設長生者勢力。

200年7月,周瑜再次孤身登門拜訪魏東生。

魏東生對孫策的離世稍稍表示歉意:“天材地寶少之又少,絕聖門委實沒有3枚異寶儲備。”

周瑜心底或許怨恨魏東生,語氣卻彷彿並沒有介意此事:“天材地寶罕見難得,異寶營搜尋三月時間都一無所獲,東生兄又能有多少呢。此事是我莽撞了。也是我乍見孫伯符遇刺瀕死,關切間失了理智,才向東生兄貿然索要3枚異寶。如果因為醫生無法救活病人而就怨恨醫生,我豈非成了東生兄口中的醫鬧啦?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孫伯符的黴運絕不能怪罪到東生兄身上。”

周瑜頗有城府,魏東生無法驗證這句話真假。

不過,魏東生也不在乎真假。

只要周瑜沒有正式宣戰魏東生,魏東生永遠不會主動辣手摧花。這是魏東生十世轉生歷練養成的自信底氣,我不怕天才更不畏懼天才,只要你沒有把我當作仇敵下黑手,我就欣賞態度見證你的成長。舉例來說,如果孫策和周瑜兼併廬江郡之後揮師攻向黑石城,魏東生必然毫不猶豫地啟動“長虹貫日”計劃,利用己方優勢派遣長生者刺客刺殺孫策和周瑜。而現在,孫策英年早逝,周瑜深陷旋渦,暫時無法威脅魏東生,魏東生索性由得周瑜繼續成長。

魏東生懶得窺探周瑜心思,順著周瑜語氣說:“陸季寧、孫伯符、公瑾和我,乃是最先得寵廬江郡天地精華的四人。憶起當年初與伯符、公瑾相識,當真不勝感慨啊。據說孫伯符遇刺一事疑點叢叢,所謂許貢門客只是背黑鍋而已,此事當真如此?”

周瑜沒有隱瞞自己的態度:“許貢門客當年的確是許貢的門客,但是昔年的許貢門客,現在可不一定繼續效忠已經死去的許貢啊。無論孫伯符還是我,抑或剛剛繼位的孫仲謀,都知道此事另有幕後黑手。”

魏東生適機轉移周瑜的仇恨:“有頭緒了嗎?”

周瑜:“有了一些。”

魏東生:“公瑾準備何時為孫伯符復仇?”

周瑜泛起苦澀笑容:“我若執意復仇,江東必然瞬間大亂,這肯定不是伯符想見到的畫面。為了江東基業安定,此事或許只能徐徐圖之。”

周瑜不願深談孫策遇刺一事,轉移話題說:“東生兄的志向,我已知之。東生兄不願意向孫伯符稱臣,想來肯定更不願意向曹操或袁紹稱臣,對不對?”

魏東生點頭。

周瑜:“自古以來,倘若一家強大,絕無地方軍閥的存活機會。中原決戰無論曹操贏還是袁紹贏,他們都會攜勢向南,兼併荊揚兩州。若無孫氏坐鎮江東,劉馥不會允許東生兄自治北部廬江,曹操也不會允許劉馥深耕淮南。”

魏東生笑說:“養寇自重,這是大家都懂的道理。”

周瑜:“東生兄需要養寇自重,我也需要養寇自重。”

魏東生楞了楞。

這一句養寇自重,周瑜說的理直氣壯,與現實世界歷史中的“羽扇綸巾周公瑾”形象截然不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