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cproid = "u1662291";
var cproid = "u1749449";
var cproid = "u1749455";
第461牛頓
魏東生理解蕭坊主的奢望,卻不願意助他一臂之力。
魏和女舉和合樹女舉兩所女舉並非普遍義務教育,而是典型的精英教育或者說貴族教育。推薦天資聰慧的蕭若楠去魏和女舉尚可,如果連帶相對平庸的蕭若楠二妹和蕭若楠三妹也送到魏和女舉,既弄虛作假阻攔其她絕頂聰明女子的逆襲之路,魏東生也將從此染上汙點,進而影響他爭奪魏和學院主導權計劃。
再者,挽救蕭若楠二妹和蕭若楠三妹以及更多女孩的最佳辦法是建設更多中學,而非幫助她們擠入少數的貴族學校。待奪回魏和學院主導權,魏東生從容呼叫魏和學院資源建設更多舉學,才能向更多的男孩女孩施加援手。
魏東生鐵石心腸婉拒蕭坊主的希翼:“抱歉,我初來乍到,能力有限。不過魏和學院和魏和女舉崇尚推薦制度,待蕭若楠在魏和女舉站穩腳步,即可推舉她妹妹就讀魏和女舉。”
辭別蕭坊主和蕭若楠,魏東生又走訪其餘舊故。
例如八年前斷絕監考迷夢的郭廣宏,他安穩繼承了祖傳菸草小店,生意不好不壞,沒甚突破階層枷鎖的希望。事實上,郭廣宏也沒了出人頭地想法。生活慢慢磨平了稜角,郭廣宏也漸漸習慣小市民生活,每日準時營業,閒暇時遛狗聽曲,倒也自在。
直至突然見到魏東生,郭廣宏才泛起悵然情緒,苦澀憶起八年前的選擇。郭廣宏旋即甩去這些念頭,苦笑說:“我哪有讀監學的命,再復讀,我也將名落孫山。唉,希望孩子隨他媽,聰明點兒,能爭氣考上監學。”
又例如八年前選擇合樹技術學院的龐永力,他在合樹技術學院讀書四年,畢業後分配到合盛商會做小職員,此時年薪約86銀元。
魏東生名義父親在合盛商會工作時年薪約83銀元,乍看起來,龐永力彷彿已經超越了魏東生名義父親,前景無比輝煌。其實則根本不是這回事兒,魯藩1652年爆發財政危機兼金融危機,內閣嘗試透過貨幣貶值方法解決國家債務的想法,直接導致銀元購買力大幅度降低。1652年到現在,魯藩的貨幣政策非常混亂,銀元越來越不像銀元,隨時都有可能狹隘成無法普遍流通的魯元。賬面數字來看,國民收入近些年快速增高,但同樣一銀元的真實購買力卻持續下降,龐永力的86銀元年薪明顯低於魏東生名義父親的83銀元年薪。
龐永力入職四年仍是一名普通小職員,年薪收入尚不如郭廣宏。但龐永力卻有著郭廣宏沒有的自信,他堅信自己能夠在合盛商會混出頭來。即使合盛商會無望,龐永力也敢立即辭職,尋找其它願意善待他的商會,頗有一點兒“一技之長傍身,走到哪裡都不怕”心態。
昔日的落榜舉生各人有各人的造化,時間越久,彼此表面相似性越少。
魏東生歷經七世磨鍊,隱隱具備一絲俯視眾生心態。情知自己再親自體驗也很難沉浸感受中產階層的悲觀離合,魏東生索性把一群落榜舉生當作追蹤樣本,觀察程風、郭廣宏、龐永力等人的人生演變。蕭若楠也可視作追蹤樣本,魏東生予她融入魏和女院名媛圈子的機會,觀察記錄她的三觀演變。
以上,才是魏東生熱心幫助蕭若楠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