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走未來路> 第357 資本大聯合(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7 資本大聯合(三) (1 / 2)

第357資本大聯合(三)

魏東生繼續說:“少數理想主義社會精英率領一群赤貧社會底層浴血奮戰,才能形成洶湧澎湃的改天換地力量,蘇聯是這樣,勞動黨是這樣,聯盟黨也是這樣,他們的區別只是理想的分歧。而若摧毀了赤貧社會底層的存在基礎,而若絕大多數庸庸大眾都衣食不缺,再有戰鬥力的少數理想主義者也無法鼓譟社會底層捨命相搏,所有的理想都將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宋寧星:“道理是這樣的道理,實踐起來必定千難萬難。”

魏東生:“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在我眼裡,改良智慧化工廠提高生產效率可比團結赤貧階層容易多了。”

宋寧星如此評價魏東生的一廂情願:“術業有專攻。”

魏東生聽懂了宋寧星的言下之意,卻裝作沒有聽懂:“說起來,我更奇怪美國的態度。在我最初設想裡,三年五年之後,美國才有希望解除針對烏聯的經濟封鎖。春秋系挺進烏聯的準備工作,我也全部以2018年為時間點。誰曾想,才短短數月時間,美國就自扇臉解除了經濟封鎖。美國靈活多變的國際政策打得我措手不及,我不得不重新規劃春秋系的海外投資,冒險前來東楚省尋求你的幫助。”

宋寧星:“美國解除經濟封鎖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魏東生笑問:“怎麼說?”

宋寧星侃侃而談:“上世紀,大家曾天真地寄望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可現實卻向我們展現了殘酷未來:全世界無產階級聯合起來的希望遙遙無期,且沒有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反倒是資本越來越國際化,全世界資本階級聯合起來彷彿更容易實現。”

“原因倒也簡單,無產階級鍾情的生產資料往往侷限一地缺乏流動性,農民以田地為家,工人以工廠為家,總是不知不覺間畫地為牢把自己的事業囚禁在一座工廠、一家企業、一座城市、一門行業。而資本卻須以更高眼界審視全域性,違背這條規律的資本家都將會被資本無情拋棄。資本能夠無障礙通行全世界,無論蘇聯還是三十年前的華國,都需要和國際資本做生意。”

“資本或許能夠貼上民族、國家等標籤,可這些標籤都有很大的侷限性。”

“譬如一些民族資本,國內市場拼命宣揚民族主義,走向國際卻拼命淡化民族主義色彩。於這些民族資本家來說,所謂的民族、國家等標籤都是市場運營手段,渲染民族主義有助於他們低成本贏取市場而已。”

“我們不能因此貶低民族資本。與非民族資本相比,民族資本顯然更利國利民,它撐起了民族旗號,就得擔起相應的民族責任,否然它的民族旗號就會成為國民眼中的笑話。民族資本根植國內,為國人提供工作機會,賺取的利潤也往往用於利國利民的再生產,這是我傾向有限支援民族資本的根本原因。”

“我們卻也不能因此高看民族資本。資本終究是資本,鐵的資本,流水的資本家。就像‘只有背叛階級的個人,沒有背叛利益的階級’這句話,世間有民族屬性的資本家,卻不存在民族屬性的資本。絕大多數資本家的民族情緒都取決於他的本人或若干管理層,而非資本真的具有所謂民族、國家等概念。”

“我舉一個例子。”

“與河東省、盤陽市不同,東楚省民企發展起來的時間都很早,許多有名的企業如今都到了二代接班的時候。盤門市就有一家典型,創始人是共和國同齡人,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承包連年虧損的國企三產,風風雨雨闖蕩二十年,把企業做大做強到全國知名。創始人有一些民族信念,他與國際同行激烈競爭,希望自家的企業能夠成為華國崛起的品牌之一。”

“可是,創始人的女兒卻從小在美國長大,腦海裡相信的都是美國那一套,對國內的市場規則左看不慣右看不慣,甚至曾公開抨擊盤門市官員一點兒都不懂站在企業家立場思考。創始人女兒看不慣監管面目出現的盤門市官員,不同場合多次發言,說要把產業遷移到官員為企業家為服務的歐美市場。儘管實體經濟很難說遷就遷,創始人女兒卻說到做到,已經開始嘗試以溢價併購海外企業等資本運作方式,把她父親積累的資本洗白成沒有民族也沒有國家的國際資本。等創始人女兒徹底接班,這家盤門市曾引以為傲的民族資本,就將極大機率迅速退化成沒有民族標籤的國際資本。”

“瞧,民族資本就是這樣不堪一擊。”

“所以,在我眼裡,資本就是資本,所謂的民族資本,都有它的保質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