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無人超市
春秋集團作為一家商業公司,必須牢牢記住核心業務在哪裡,市場開拓儘量圍繞核心業務進行。而烏有共和國聯盟作為一個國家,殘酷現實要求它必須全面發展,最少也要有一定程度的自力更生能力,既要管好衣裝服飾,也要解決糧食生產問題;既要管好房地產建設,也要解決出行工具難題。
烏有共和國聯盟需要華國市場。
如果魏東生需要電子商務,為何不碾壓阿里巴巴或者像控股騰訊集團那樣收購阿里巴巴呢?
因為沒有必要,魏東生需要電子商務不等於必須壟斷華國電子商務。
再者,上面還有華國政府或者說內閣長老們共同利益形成的國家意志。偷盜是罪,造反更是罪,且後者比前者更讓統治階層警戒。國家意志不允許自下而上孕育尾大不掉的小集團勢力,連國企都要刻意拆分成移動、聯通、電信,怎會允許魏東生專權獨斷華國網際網路產業?
華國特色制度下,幾乎每名內閣閣老或長老都有自己的錢袋子,有人扦插金融系統,有人畫圈電力系統,有人主營石油能源,等等。為了避免某人或者說某派系過於強勢,內閣長老往往有意識地拆分業務,這是內閣長老們的共識,也是內閣權力分配的潛規則。除非和諧的官僚運營系統出現問題,否則這套潛規則還將繼續維持下去:某人可以主導某產業,卻不能徹底百分之百壟斷某產業。
哪怕魏東生僥倖登鼎大寶,也得暫時屈服這樣的潛規則,何況是現在?
再者,魏東生與龔其興、靳宗憲兩位閣老的關係止於有限合作,魏東生不願意屈服他們,他們更不會屈服魏東生。事實上,龔其興和靳宗憲都有自己的錢袋,莫說暗中經營多年的龔其興,便是向來以清廉耿直形象示人的靳宗憲,麾下也有圈內人眾所周知的萬億資本某某系。春秋系最多泛屬於他們的助力,絕難得到親兒子待遇的傾力支援。
在這套潛規則機制下,網際網路產業半壁江山已經是內閣長老們可以容忍的極限。
魏東生如果不識趣地繼續野蠻擴張,反壟斷法規肯定旋踵而來。
甚至無須動用反壟斷法規,各部門默契地“特事特辦”,國家意志就能輕鬆粉碎魏東生的商業帝國迷夢。
魏東生清醒明白國家意志的存在。
為了避免引來內閣集體意志的忌諱,為了避免某勢力啟動反壟斷調查,魏東生常常主動拆分那些已經做大做強的企業。以智宇集團為例,智慧手機業務剛剛有興盛跡象,魏東生就快速分離出智星集團,削弱智宇集團帶來的衝擊性。而後,魏東生覺得智宇集團仍然龐大,果斷再次拆分業務,令智宇電子專項負責智慧手機為代表的電子工業,令智宇電信負責以3G標準、4G標準為代表的通訊裝置,智宇集團僅僅保留以智慧作業系統系統為代表的軟體業務。
拆分之後的智星集團、智宇集團、智宇電子、智宇電信,固然存在同在一所辦公室工作的現象,他們的人事關係和股份資金卻已經沒有半點瓜葛。既然目的是為了避免壟斷嫌疑,魏東生索性拆分的徹徹底底,從結構上、從形式上把一家大集團拆分數家小集團。除了藏在幕後的那個不需要文字協定也能穩定執行的中樞,智宇電子負責人無權干涉智宇電信的運營思路。
智星集團和智宇電子之間的關係恰似華國移動和華國聯通;智宇電子和智宇電信之間的關係也恰似國企中興和國企大唐。中興、大唐、移動、聯通等企業,它們雖然名義都是國家企業,卻各家都有各家的企業利益,除非上面頒佈政策法規,它們很難真心誠意地親密無間合作。
就像國家權力沒有必要時時刻刻約束中興、大唐、移動、聯通等所有國企親密無間合作,藏在幕後的中樞也沒有必要時時刻刻約束各家子集團親密無間合作。類似大唐和聯通,分拆之後的智宇電子、智宇電信等子集團,也都慢慢滋生了自己的利益訴求。
名義一家的春秋系,結構越來越鬆散。
然而,這樣的春秋系才能讓大家都放心。
魏東生拓展勢力的數筆投資,也有意識地延續了該思路。
譬如騰訊,雖然魏東生2012年底正式控股騰訊,可除了其網路遊戲業務受到一定程度的約束,騰訊集團始終與春秋集團並駕齊驅,春秋集團的高管無權命令騰訊集團的基層小職員,騰訊集團的高管同樣無權指揮春秋集團的實習生。又如好評網這項業務投資,春秋集團融資20億元僅獲得40%股權,其餘股權默契遵守電子商務產業潛規則讓給某些利益集團。如果好評網以現在的股權比例上市,春秋集團還會等比例讓出一部分股權套現,進一步稀釋春秋集團在好評網的名義股權。
騰訊、好評網等子集團泛屬於春秋系陣營,卻始終都自己的獨立意志。春秋系對這些控股公司和持股公司的干涉力度,遠遠低於阿里巴巴式投資持股,這也是大家能夠寬容對待春秋系的核心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