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重走未來路> 第240 太陽系組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40 太陽系組織 (1 / 2)

魏東生無視姬素素的非洲國家就是黑人國家邏輯,順著她的語氣解釋說:“以人口而論,烏有國黑人佔比88%;白人佔比8%,其它人種佔比4%。不過,烏有國曾被荷蘭、西班牙、英國、德國、南非等國殖民統治數百年,烏有國獨立之後,政治經濟大權仍控制在以荷蘭裔、德裔、英裔、法裔、葡萄牙裔為主的白人群體。而且,黑人族群裡除了佔比50%的鴕鳥族,還有一堆來源不同的部落民族,這些黑人部落之間的差異甚至超過黑人與白人之間的差異,幾乎沒有團結起來的可能性。以人口比例而言,烏有國應該歸類黑人國家;以政治經濟階層剖析,烏有國是白人階層統治黑人階層的現代殖民國家。”

第240太陽系組織

竊國烏有的路線,魏東生也有了大致規劃。

暴力機器是統治的基礎,想篡權烏有國,必須有能力遏制烏有國既有的軍事力量。

烏有國是人口小國,也是軍事弱國。

烏有國的國防軍僅1.5萬人,其中空軍和海軍加起來約1000人;警察特種部隊6000人;由四個機械化步兵營、一個炮兵營、一個反坦克團、總統衛隊組成的陸軍,合計約8000人。烏有國國防軍的數量不行,質量更不行,華國隨便調來一個團就能輕鬆吊打烏有國。可惜,魏東生更弱,沒有權力、沒有資本調遣一個團。

即使有權力,華國也不會允許魏東生獨走遠征非洲大陸,國際社會也不會允許魏東生吞併烏有國。

魏東生必須另想它法。

話說這些年來,魏東生以收養、救助、留學等名義,不斷把烏有國孩童帶到華國。2004年到2008年,烏有國孩童在華國接受特色教育;2008年到2009年,魏東生增添針對烏有國的革命教育內容,令烏有國孩童覺醒看穿部落體制的落後和國際礦業資本的殖民剝削,引導他們學習盤陽市的先進文化。

這群烏有國少年揹負著回國拯救兩百萬黎民百姓的使命。

這群思維盤陽化的烏有國少年,即是魏東生篡權烏有國的棋子。

不過,由於種種因素限制,魏東生遙控的烏有國少年僅百餘名。烏有國國防軍再弱也有1.5萬人規模,明顯不是百餘名少年就能擊潰的。魏東生沒有許可權借用華國軍事力量,唯能壓榨自己的黑科技力量,利用計算機智慧生命組建一支廉價機械大軍。

考慮計算機智慧生命有失控風險,魏東生果斷採用三十年記憶中的蜂群戰爭思維。

蜂群戰爭思維,禁止計算機智慧生命全面溝通,令其在戰場割裂為獨立的蜂群。舉例說,總共有一千臺機械軍事部隊,我們將其切割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支小隊,每隊轄管一百臺機械軍事部隊。割裂之後,甲小隊內部的一百臺機械軍事部隊可以極高自由度溝通訊息,卻無權自主聯絡乙小隊的機械軍事部隊。甲小隊想與乙小隊聯合作戰,必須透過甲小隊隊長和乙小隊隊長溝通,而甲小隊隊長和乙小隊隊長全部由人類充任。

腦機融合又是蜂群戰術的前置科技。

腦機融合技術成熟之後,無人機的攝像機就是戰士的眼睛。如果透過軟體技術預先最佳化處理,無人機自動尋找目標、自動鎖定目標,戰鬥就能簡化為3D戰爭遊戲場景。而且類似競技遊戲的多線操控,有了計算機智慧生命的預處理,一名人類戰士或能同時指揮一百臺乃至一萬臺機械軍事部隊。如此只要有了足夠的戰爭後勤,魏東生旗下的每一名戰士都能發起蜂群攻擊。

蜂群戰術,才是魏東生敢篡權烏有國的底氣。

以上只是魏東生的泛泛想法,隨著形勢發展,未來肯定需要不斷調整。

魏東生沒有講的太深,僅簡單告訴姬素素他欲最大化利用腦機融合,並視之為篡權烏有國的底牌。魏東生而後復又領著心亂如麻的姬素素離開春秋第三科研所南門,沿東馨園中路向南走六七百米路,來到東馨國際中學。

東馨國際中學是一所民營私立中學,層層馬甲之後,真正所有者恰是魏東生。為了規避華國政府機構監管,約六十餘名烏有國少年都被塞在這所學校裡讀書;為了竭盡所能把這群烏有國少年培養成先鋒軍,魏東生刻意將他們單列一班,派遣最懂政治的教師耐心引導他們領悟革命要旨。

一間常規教室裡,姬素素見到了膚色各異的四男五女烏有國少年。

九名少年軍人似筆直站成一列,以純正的普通話口音大聲歡迎魏東生的到來:“老師好!”

魏東生揮手:“同學們辛苦了。”

魏東生繼而向九名少年介紹姬素素:“這位是姬老師,以後她將教導你們腦機融合課程。”

九名少年鞠躬問好:“姬老師好。”

姬素素不意突然間就成了九名少年的老師,連忙慌亂回應九名少年的好意:“大家好。”

魏東生回望九名少年:“由遠到近報一下名字,讓姬老師瞭解瞭解你們。”

一名典型黑人少男,前跨一步出列:“我叫郭星海,今年十三歲。”

說罷,黑人少男退回佇列。

又一名典型黑人少女,前跨一步出列:“我叫郭星天,今年十三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