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絕古國?”之前我並沒有聽餘成書說到精絕古國的故事,所以沒什麼印象。
“嗯,《史記·西域傳》記載,精絕城離長安有八千八百二十里,住著四百八十戶人家,人口三千三百六十,士兵五百。西漢時精絕城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從發掘的精美絲綢、犍陀羅藝術和佉盧文木牘,以及至今仍儲存完好的民居和佛塔來看,他們有著高度發展的經濟和文化,法律嚴明。到了唐朝時,玄奘西行路過那兒已經沒有人煙,只有廢棄的死城,之後就沒有任何關於精絕城的記載了。到了1991年,英國人斯坦因意外發現了精絕古城遺址,一切還保留著一千六百年前的樣子,有大量殘存的房屋、佛塔、陶窯、冶煉遺址等。他在那裡挖了半個多月,帶走了十二大箱珍貴文物,轟動了世界,被稱為‘東方龐貝’。此後他又三次來盜挖,帶走了無數文物,這些人簡直就是強盜、土匪、惡棍!”
身為考古學者,餘成書對外國人偷挖文物非常憤慨,不過我更關心的是精絕古城怎麼能夠一千六百年不被人發現,還有它是怎麼滅亡的?
餘成書道:“精絕是西域三十六國中滅絕最離奇的一個,最突然的一個,居民們撤離得非常急促,許多官方文書整齊地放置在屋內沒有拆閱也沒有帶走,居民們就像在正常生活時憑空消失了一樣。考古學家在廢墟內發現一隻狗的遺骸,它的脖子上拴著繩子,繩子的另一端拴在柱子上,主人離開時連狗都沒有放開。”
我們幾個人都好奇的問:“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不知道,有人說是因為戰爭滅絕,有人說是因為環境惡化遷移,但都沒有充足的證據,至今還沒有定論。持環境惡化滅絕論者認為,是尼雅河干枯缺水導至人們無法生存,但是考古學家並沒有找到尼雅河大規模改道的證據,在古城遺址裡,不少住宅周圍都有巨樹環繞,果園中林木整齊,附近有堆積的淤泥和水塘的痕跡,這說明他們撤離時並不是很乾旱。
持戰爭滅絕論者認為,那時是中國魏晉時期,中原大亂,無暇顧及西域,精絕這樣的小國隨時都可能被兼併和消滅,而且從一些發掘的佉盧文解讀內容來看,他們曾經受到一個神秘強大部落的威脅,可能是被徹底打敗了。但是廢墟附近沒有發現殘存的武器,所有出土的古屍都是平靜而又安詳的,所有房屋遺址都是完整的,這證明他們不是毀滅於戰爭……”
艾美縮了縮頭:“好詭異啊!”
我原以為西域三十六國都是因為乾旱缺水而滅亡,看來精絕古國有些不同,那又是什麼東西導致居民們消失無蹤呢?
我暗自慶幸沒有把隊友們都趕走,否則我到哪裡去打聽這些可靠的歷史資料?
餘成書續續講著與精絕有關的考古發展,我們不時議論幾句,都對這片古老的小國家產生了極大興趣。
沒多久我們到達了孔雀河古河道北岸,看到了壯觀的太陽墓。
這些墓地與我們平常所見的墓地完全不同,由於千百年風沙侵蝕,墓穴只剩下一個小土丘或者完全是平地,但是大量木樁依舊清晰可見。每座墓都是中間用圓形木樁圍成七層圓圈,外面用大量木樁組成整齊的射線,呈太陽放射光芒狀,整齊、壯觀,透著神秘氣息。附近七個墳墓,木樁總數不下一萬根,佔地面積近兩千平米,蔚為壯觀。
我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這絕對是一種吸收陽氣的陣法,木能生火,所以用木樁而不是石柱。但是又有些不可思議,因為殭屍在沒有成為旱魃之前,是陰邪屬性,是畏懼陽氣的,這樣只會害死了裡面的殭屍。
再想一想,我想到了一個可怕的可能性,假如死者沒有成為殭屍,而是有人把剛死的屍體用某種藥物和邪法處理過,放在墓穴裡收集陽氣,千百年後就有可能直接變成旱魃。這裡有七個墓穴,其他地方還有許多,要是都成功了,造出數十個旱魃來,那絕對是毀滅性的災難,比什麼原子彈都要可怕!
我和小雪仔細感應,沒有感應到墓穴裡面有邪氣或能量波動,卻不知是原先的設計者沒有成功,還是後來被高人破了,總之現在它與其他土丘沒什麼本質區別。
餘成書、雲飛揚等人忙著拍照,觀測,我卻已經沒有興趣留在這裡,停留了一個小時左右便催促他們繼續前進,今夜要在樓蘭古城遺址紮營。
一路上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天黑前我們到了目的地樓蘭古城,遠遠就看到了一座很高的土堆,餘成書說那是佛塔。古城牆已經大部分消失了,只剩下一些像是“雅丹”的土堆,古民房的遺蹟依然清晰可見,建房子用的胡楊木板、柳枝依然挺立在沙土中。地面有許多木料,低窪處散落著大量陶片……
千年風沙,已經將昔日的繁華洗盡,但是殘留的這些東西,依舊在述說著曾經的驕傲和榮耀,它是那樣蒼涼和悲壯,依然讓人感嘆不己。
這裡籠罩著一種神秘的氣息,走進廢墟,我就感到了一陣陣莫名的不安。這一次的不安與前幾次不同,它不是來自天上,也不是來處地下,而是來自我的內心深處,無影無形,不可捉摸,卻沉甸甸像一塊石頭壓得我難受。
太陽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