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沒幾天,隔壁府城的幾個縣令就相續找來。
他們植樹造林後,把山腳下繞一圈都挖過了,有些甚至跑到半山腰或山頂上嘗試過,都是失敗告終。
沒有發現一滴水,更別提挖水井。
想到江一鳴曾經和他們提過,如需挖水井可以找他,但要拿東西換,江一鳴敢這麼說,定是有特殊技能。
比如旁人挖不出水井來,但他可以,至於怎麼做到的,這種和家傳秘方一樣的牛叉技術,肯定不可能外傳。
幾個縣令只好又來找江一鳴商談打水井之事,要拿什麼換,價錢怎麼算?
“一口水井一萬斤粗糧,就按這個比例交換,用其他的東西換也行,屆時把東西運過來,本官自會去給你挖水井。”江一鳴在某平臺買一條河要一千萬,一條河能供應五口水井,一口井就是二百萬大洋。
換算成時下的物價就是白銀二千兩左右,但是西北這一片嚴重缺水,水價高是常態。
不過拿什麼換都可以,像柴火之類的平時用得著的都能換,畢竟現在遼州缺木材,燒火的材料很稀缺。
到時候作坊開起來,柴火需要很多,換一些然後某平臺買一些混進去,真是啥啥都缺。
轉眼又到了七月。
張樹的商隊再次來到遼州,看到集市上人來人往,比之前離開時熱鬧了不知幾百倍,從死氣沉沉到現在的生機勃勃,看著就讓人心生感慨。
同時也為這種情景高興,江大人的努力沒有白費,遼州百姓總算有盼頭了。
許久未見,江一鳴和少爺見到張樹都很高興,特意做了一桌酒菜讓張樹到後院邊吃邊聊。
張樹挑了挑眉,他不是第一次來,江大人和宋少爺卻是第一次這麼熱情,一來就要請他吃酒,不簡單。
“以前是沒條件,現在不一樣了,周邊府城如今都要求著咱們呢,啥好東西往遼州送,東西有剩的就放到集市,老百姓拿自家東西來換,貨物一流通,整個遼州都活過來了。”少爺攬著張樹的肩一副哥倆好的姿態。
“我看宋少爺眉梢都帶著喜意,到底有啥好事,江大人也從未如此松馳過,可見最近是有好事發生。”張樹不免好奇。
“本想邊吃邊聊,既然你如此急切想知道,那就直接告訴你吧,”江一鳴神秘一笑,“我們找到鹽了,張樹本官這裡有鹽引,你的商隊可以販鹽了。”
張樹驚喜的同時,目光一閃,低聲道:“朝廷知道嗎?不會是偷販私鹽吧?”
少爺瞪他,“胡咧咧啥,咱們是這種人嗎?如果朝廷不知道,怎麼會有鹽引?”
這可是賺錢的大買賣,張樹簡直不敢相信,“那啥,遼州這鬼地方還有鹽礦,別是逗我玩吧?”
少爺嘖了一聲,“沒見識了吧,遼州雖然鳥不拉屎,但它背靠沙漠,沙漠知道嗎?”
張樹張了張嘴,笑道:“宋少爺你不會是想告訴我,鹽是在沙漠裡找到的吧?”
這時江一鳴說話了,他說的話比較有份量,更讓人信服,“有沒有聽過鹽漠,一大片一大片的白色大鹽塊組成的鹽漠,咱們帶著人進去直接挖鹽即可,那片鹽漠是少爺發現的。”
張樹這會是真的信了,雙目瞪圓,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哈哈哈發財啦,咱們發財啦。”
有太子在後面撐腰就是不一樣,不然這鹽漠怕是守不住,發財也沒他們的份,說不定還會被滅口,沒有靠山的小蝦米沒資格打鹽漠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