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要去縣學考試,作為案首其實江一鳴可以直接進縣學。
但他想證明自己的實力。
考個前三,這樣不僅能堵住心懷不軌的人的嘴,還能免去今年的束脩。
雖然現在他負擔的起縣學的束脩,但能省一筆是一筆。
縣學的學生每年都會考核一次,如果不能保持前三,來年就要交束脩。
他就當拿獎學金了,成績優秀的學生每個學期都能拿到獎學金,前世他在農業大學就每年都拿獎學金,穿越了也要拿。
進縣學前他準備在村裡閉門讀書,豬場和作坊剛步上正軌,需要多盯著些,而且他在山上開了兩分地來種地瓜。
已經好久沒有親自種地了,上次種地還是上輩子的事。
“這是什麼藤?”小道士這兩天都好奇的圍著江一鳴。
小道士就是小紅山上破道觀裡的小道士。
因為老神棍編了個通靈的人出來,何超擔心白蓮兒遷怒,把小道士殺了洩憤,那天便把小道士找到,並把他帶回了山峰村。
小道士從小在山上長大,在山上住習慣了,不願住在村裡,便讓他住在豬場旁邊的屋裡,山上的五間屋子是建豬場的時候一起建的。
晚上大房的幾個堂兄弟會過來住,和江一鳴同輩的有六個堂兄,他們輪流過來守夜。
現在多了一個小道士。
讓江一鳴沒想到的是,小道士很勤勞能幹,洗豬欄煮豬食割豬草之類的活都做的來。
照小道士的原話就是,豬養大了就有豬肉吃,到時候豬養的好要多給他一點豬肉。
而且現在他一日三餐不用下山討飯了,江家供他吃喝,每天都能吃到肉,他很滿足,但他不想白吃白喝,所以堅持要幫忙幹活。
江一鳴便隨他去,既然小道士每天在豬場幹活,那就和其他工人一樣發月錢。
“是外番人那裡買來的種子,聽說是高產作物,一畝地估計能產一千斤紅薯,如果真的像外番人說的那樣高產,那大魏的老百姓就不用捱餓了,也不用擔心饑荒。”江一鳴一臉向望,說的好像從來沒有種過紅薯一樣。
“真的?”小道士也露出期盼的眼神。
他從小在道觀長大,道觀的香火不旺盛,他師傅又是個老實道士,不會坑蒙拐騙,所以他們師徒一直過得緊巴巴,他是三天兩頭餓肚子。
後來師傅去世了,道觀徹底沒人上香了,沒人上香就沒有香油錢,也沒有貢品,他只能下山化緣,飢一頓飽一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