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開始建的作坊和豬圈,前兩天才完工。
這段時間江吉祥夫婦不在,江一鳴又在縣城備考,家裡只有江老頭和江老太。
所以作坊和豬圈就拜託村長和大房的人幫忙看顧,沒人監工,工人八成會偷懶,加上陰雨綿綿,房子不知要建到猴年馬月去。
“村長這段時間真是麻煩你了,過幾天請你吃飯。”江一鳴誠懇道謝。
“有什麼麻煩的,又不是白忙活,你還給發工錢呢,是我賺了。”村長笑呵呵的拍了拍江一鳴的肩膀。
“老八你出息了,縣試考了第一,我們山峰村總算要出一個童生了。”
要不然人家為什麼能做村長呢,看訊息多靈通。
“也多虧村長的鼓勵和幫助,當初村裡人都不相信我能考上童生,村長卻願意給我機會,沒把我趕出村去,我一直記得。”江一鳴意思很明顯,只要有能力,他會力所能及的照扶一下村裡。
村長心中滿意,也有些得意,當初他也是賭一把的心態,運氣好賭對了,先別說考不考得上功名,就說辦作坊這事就是利於整個村子的事。
當然能考上功名就更好了,不然有能力辦作坊,也可能沒能力守住,懷璧其罪啊。
和村長寒暄完,又和大房的人聊了一會。
山上的豬欄是大房的人在監工,工人每天中午的吃食也是大房的人在做,也是會給工錢的,不能讓人做白工。
雖然大房的叔伯一直說不用給工錢,自家人幫忙是應該的,但江一鳴覺得一碼歸一碼,一開始他就說好了會給工錢,沒道理人家推辭,就真的不給了。
主要是他不想欠人情。
老屋這邊的臨時作坊趕的第三批貨也趕出來了,原本說好正月交貨的,那時江家發生了太多事,江一鳴又忙著趕考,便去信和趙榮商量好等他考完縣試再交貨。
回村的第三天,江一鳴就把貨送到碼頭,趙運提了貨,便立刻付了款,又訂了第四批貨。
趙榮在北地雖然有不少酒樓分店,其實也用不了那麼多滷料,他訂那麼多貨,有一大半會賣給其他商家。
這一點江一鳴也猜到了,不過這對他來說沒什麼不好。
作坊辦起來後,每天都會不停的生產滷料,如果沒有銷售渠道,是運作不下去的。
他把趙氏商行當作經銷商就行了,不然他還要絞盡腦汁去拉生意。
汪武和汪文都安排在作坊,汪武能寫會算,以前江一鳴乾的出貨記賬等事宜便交給汪武。
“放心,不會讓你一直這麼忙的,後面會多招幾個管事的,到時你盤一下總賬就行,多留點時間讀書。”江一鳴原想直接送汪武去讀書的,汪武不同意。
“雖然我們是至親的表兄弟,可我不能心安理得接受你的付出,現在的日子已經很好了,我娘每天吃藥也要花錢,我和堂兄一起在作坊做工吧,我不想做百無一用的書生,表哥你看著安排一個活給我唄。”
江一鳴很欣慰,表弟是個懂得感恩的人,不枉他們家大老遠把他們接回來。
村長的三個兒子也能寫會算,出貨盤賬,以及每天的生產量便交給他們統計,當然他們平時也要幹活,不用盤賬的時候便要和其他人一起幹活。
主要搭把手,或者哪天有人請假了,他們就可以頂上去,不至於那道崗位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