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就這樣,翠竹將那天夜裡後來發生的一切都告訴了慕容瑾,並還將慕容瑾昏迷之後,司馬墨日夜不休,不吃不喝的照顧著慕容瑾等等一系列的事件,也一併說給了慕容瑾聽。
聽完翠竹的話,慕容瑾眸色微驚。
日夜不休?不吃不喝?
原來,在她昏迷期間,司馬墨一直都守在龍榻邊照顧著她。
想到這裡,她的心,沒來由劃過一絲柔軟。
......
......
未央宮。
淡淡的花香充斥著整座宮殿,只見太妃娘娘饒有興致的擺弄著蓮紋青瓷瓶內才剛插好的花。
“太妃娘娘這插花的技藝越來越好了,簡直堪稱一等。”說話的人是李嬤嬤。
聞言,太妃娘娘笑了,“這花縱容插得再好,卻也總會有凋零的那一天,不是麼?”
“太妃娘娘說得極是。”
將瓶內的花徹底擺弄好,於是太妃娘娘便抬眸,看向殿外,“看來今日天公不作美啊,上次下雨距離今日多長時間了?”
聞言,李嬤嬤仔細一算,“回太妃娘娘,上次下雨至今,已有半個多月。”
“哦?”太妃娘娘挑眉,“半個多月了?”
“確實半個多月。”
“本妃記得,上次回宮之前,倒是下過一場大雨,如此算來,本妃回宮倒也有半個多月了。”
“太妃娘娘記得沒錯。”
聞言,太妃娘娘似是輕嘆一聲,“這宮內的日子,倒也過得舒心,只可惜,太過繁雜,少了一份清靜。”
想起之前每天在清真寺靜心念佛,閒來無事便抄寫佛經,太妃娘娘一時竟有些懷念。
“太妃娘娘何必嘆氣?宮內的日子縱然是繁雜了些,只要太妃娘娘不理那些個繁雜之事,如此便也就多了份清靜,老奴不知太妃娘娘可還記得緣道大師說過的話,若要清靜,只需沉澱,心若沉澱,人自然也就清靜。”
聞言,太妃娘娘想起了上次在清真寺的時候,因為抄寫佛經屢屢出錯,於是太妃娘娘認定是手中的佛經太過難抄,故而便向清真寺的住持緣道大師要了另一本佛經來抄寫,然而緣道大師聽聞此事,卻對太妃娘娘說了這麼一句話。
“抄寫佛經,一筆一劃,一如人生道路,若稍有差錯,一步錯,步步錯。怪只怪心不夠沉澱,一切,唯心而論,太妃娘娘屢次抄錯佛經,也許並非佛經難以抄寫,而是太妃娘娘的心不夠清靜,若太妃娘娘願意聽老衲一言,就再去抄寫一遍佛經,只是老衲想要提醒太妃娘娘一句話,若要清靜,只需沉澱,心若沉澱,人自然也就清靜。”
想起那天緣道大師的話,太妃娘娘點了點頭,“緣道大師的話極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