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擁有病態的收集癖,會將一切有價值的生命、生命相關衍生物、能源等席捲一空,放入它們的巢穴「仁者之石」裡。
冠孓攻勢讓頌者文明難以抵擋,它們改造的星體變成了冠孓首要劫掠物件,而頌者引以為豪的仁主軍團,卻在冠孓們面前根本無法動彈,天然被位階剋制。
頌者文明意識到不妙,立即向薨役文明求援。
後者並沒有因之前戰爭而束手旁觀,採取了理性判斷,與前者建立統一戰線線應對這群怪物。
頌者們也公佈了「主冠」的秘密。
主冠並不是它們製造出的道具和裝置,而是因一次星體在界壁失事,在另一個胞宇宙發現的特殊物質。在那個空間完全被結晶覆蓋凝固的陌生宇宙裡,仁者之石和主冠就被封存晶塊中。
彼時還是役卒的頌者們也被凍在晶塊裡。為自救,它們開發出了主冠,發現這東西會凝聚願景和期望,能夠將眾生力量加諸於一個人身上,讓這人忠實地執行救助大家的使命。
脫困後,它們收集了大量的主冠和仁者之石,從仁者之石裡找到了許多能量物質,重新讓星體運轉起來,多年後終於重返母宇宙。
頌者們這才從一個自嘲,變成了一個有力的反抗組織,乃至後來的全新文明形態。
現在可以確定,主冠是一種特殊的生命形態。透過對空間的收縮和力量汲取形成仁者之石,其中的主冠會逐漸復甦和成長,直到蛻變成冠孓。
頌者和薨役步履維艱,在一次次戰敗中尋找敵方的破綻。
它們也獲得了不少線索。
比如,主冠是一種沉睡的類卵生命,這一收縮和凝固形態能讓它們在各種空間結構體中生存,保持復甦的活性。但要重新恢復運動並不容易。
大多生命都誕生於特定的胞宇宙,進入其他胞宇宙,難以適應其他律則環境,會受到當地排斥。常見的情況就是運動能力大幅下降,本身機體的各種能力在另一邊完全喪失,甚至可能導致生命垂危。
這都是因為不匹配當地律則,遭到律則制裁和排異的結果。
主冠們需要透過與當地生命的連線和寄生,從而完成與律則的同步。
利用一個個仁主,它們慢慢適應和改造自身,不斷的連線、脫離和自我改造(於仁者之石內),最終完成這一復甦積累,從而以完全姿態恢復活性。
可惜這些研究成果並不能幫助聯軍對抗冠孓大軍。
在這過程中有一個小插曲。
有一天,光形態的靈王憑空出現,它詢問了薨役這邊的情況,然後抹去了一些冠孓巢穴作為報酬。它來快走得快,直接進入了那個冠孓們誕生的晶體宇宙。
最終聯軍不得不放棄這裡,逃亡到了其他胞宇宙,以尋找應對冠孓的辦法。
這一切讓爟感到頭疼。
自己還一往無前地折返支援,結果主力早跑了。
白來了不說,帶領的黃道星還在冠孓的攻擊下損失慘重。
現在又得想辦法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