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宙世界毀滅的三個階段,分別是渦世界、赤虛以及虛空之眼。
渦世界屬於還可以操作挽救的階段。
像如今堯族文明的結構核心雲中寺,只要投入足夠的信仰和世界石進行修補,是可以延緩損毀甚至將其修復。
陸堯大修了一次之後,雲中寺已不再是過去的沙漠國度,地表再次誕生了綠洲,恢復了區域性降雨。雖然它們數量和規模都還小,但這已經是該世界規則狀況好轉的象徵。
可一旦渦世界徹底進入赤虛狀態,就無法透過規則將其約束和後臺編輯。這時候它將劇烈燃燒,蒸發周圍各種物質,極度危險。
陸堯只能做到將一部分赤虛用靈限技術封存——即赤虛彈。
虛空之眼是世界毀滅的終局,就像是一頭巨獸臨死之前的最後瘋狂,它持續不斷的劇烈爆炸,朝四面八方噴出能量衝湧。
陸堯決定還是從實驗入手。
他用渦世界推出一個微型礫世界,讓其慢速前進,逐步靠近發光水母一樣的虛空之眼。
忽然間,礫世界亮起強光。它像被點燃的焊條一樣,表面出現一條條閃電光路,這光弧立即引爆成眾多線頭般的光絲,徹底變成了虛空之眼向外延伸的觸鬚。
礫世界失控。
陸堯試過各種辦法,都無法越過這一看不見的邊界。
委員會的資料庫裡描述。
「……虛空之眼從中心向空間四周釋放能量流和強烈衝擊,它是爆炸和衝湧的混合體,爆炸造成了瞬間的高能釋放,衝湧則包含了物質和能量兩部分。」
其中引用了兩篇論文。
《虛空之眼的前身物態模型研究》王索暉,付金壽,趙貽如特事內部參考 1996.07
《Ⅱ型虛空之眼的研究》楊驍廩 2011
陸堯看完了這兩篇文。
除去那些看不懂的部分,他也獲得了一些情報。
虛空之眼的噴湧和爆炸,不僅會噴射出視覺上形如輻射狀、環狀為主的光,還會丟擲大量高速飛濺的氣體或塵埃。這些氣體和塵埃由於過於分散,難以被觀測,但對一個世界來說卻極為危險。
這些拋射出的氣體和塵埃就像是電線一樣,能將虛空之眼的輻射與爆炸進行傳導。外來世界一旦被沾染和衝擊而沒有迅速脫離,就會被引爆,變成新的爆炸源。
陸堯記得,他查美尼斯時有篇論文作者也是付金壽寫,同樣發表在內參上,看起來應該是一位多產學者。
第二篇文細化講述了虛空之眼的型號和成因差別,不同型號的虛空之眼殺傷性和威力不同。
更多是學術研究。
陸堯又翻查了下面一連串的引用文章,以及一部分科普和採訪。
結論是。
——以現有的工具基礎,無法捕獲虛空之眼。
理論領域的方法倒也是有。
有位學者就提出了一個理想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