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堯點選提示欄。
畫面跳轉到白堡外的一條陸地舟道,這裡是地行舟運輸各種材料的地方,白堡專門開闢出了一條新路,就是為了能及時獲得所需的特定原料。
此時,舟道上行駛著一輛奇形馬車。
它車頭的馬匹,被一種箱型金屬裝置替代,上面是一個銅製馬頭,下面連著大鐵箱,箱體兩側裝有巨大鐵輪。
鐵輪帶動車體在道路上前進,兼具速度與穩定,將兩側地行舟都迅速拋在了身後。
駕駛火汽馬車的正是商尋。
陸堯翻開後臺百科。
……
【火汽馬車】:商尋基於馬車與地行舟改良發明的載具,以火汽爐作為動力源,帶動車輪進行快速移動。
生命值:66/66
法力值:0/0
傷害:0
防禦:1
速度:12
……
最初商尋是想要將地行舟徹底變成人為可控,但火汽爐代替烏元素的辦法被證明完全行不通。
地行舟的所有結構以及運轉,都離不開烏元素這一核心。烏濟族依靠烏元素和地行舟短暫融為一體,這是外人無法做到的事。
摘出烏元素,地行舟本身就是泥土和石頭製造的地上舟楫。
而要將這麼沉重的船在地面開起來,就變成了一種不可能的任務。
商尋不得不調整方向。
他瞄準了堯族的傳統載具,馬車。
比起地行舟,馬車的結構要更加精巧而直觀,透過馬匹拉著車前進,任何一個堯族人都能理解。
商尋反覆嘗試後,決定用火汽爐來製造出一種新的鐵馬。鐵馬不會疲勞,只要爐子裡的石炭和全能石還能燃燒和提供力量,它就能一直跑下去。
他請教和求助於白堡的其他學者和工匠,將鐵馬搗鼓了出來。
鐵馬不需要尾巴和四條腿,只需要身體和兩側的輪,就能直接帶動車體前進。而坐在後面的駕駛者,只需要用轉向舵控制方向即可。
火汽馬車的製造並不困難,思路更重要,這也是商尋擅長的地方。真正的難題,是上路之後。
首先是車輪問題。
烏達城的冶煉和採礦術極其精湛,幾乎輻射了大半個世界,讓堯族的可用金屬數量變得極其充裕。可惜,製造工藝的增長卻沒有那麼快。
木質或銅製車輪硬度不足,容易出現磨損和缺口,車體快速前進中還會導致重心不穩。
再者是火汽爐一旦點燃,就會持續不斷地噴出蒸汽,車輪會一直不停地轉動,要停下來也是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