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
“這一路上他跟您交談,您聽他的口音像本地人嗎?”
“當時太害怕了,沒注意……”
林琛一連提了七八個問題,老人都以太害怕、太緊張為由,回答得含糊不清。
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人,在被刀架在脖子上這種情形下,還要把方方面面的細節回憶清楚,似乎是有些為難老人家了。
這一點,是否也在幕後者的算計之內呢?
因為作為最後一個與殺人者接觸的目擊者,勢必會被警方盤問,老人的身份由此顯出便利性——哪怕他放走了犯人,記不清線索,也會因為“年紀大”,得到人們的理解。
沒人會去苛責一位可憐的、被脅迫的老人,他能從犯人手中活下來就已經是幸運了。
林琛對幕後者越來越好奇了。
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幕後者採取的方法是什麼?竟能讓這些彼此不認識的陌生人,乖乖按部就班行事,簡直就像……就像木偶戲幕後的提線人。
心理催眠?神經控制?……不可能吧,那樣也太玄幻了。
“警官先生,您還有問題嗎?”老人已經在審問室裡呆了很長時間,有些著急了。
林琛的思緒慢慢回來,微笑看著對方:“最後一個問題,蒙面人逃走後,您為什麼沒有報警?”
老人聞言一愣,回答:“我以為其他人會報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