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三年後。
1972年。
春節前幾個月。
周秉昆的俄式洋房。
晚飯時間。
“娟兒,我來給孩子餵奶粉,你去吃飯吧。”周秉昆溫柔道。差不多三年時間過去了,他的長相驟變,一下子成熟了很多,氣質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從一個青蔥少年,變成了一箇中年大叔的樣子,哈哈。
周秉昆和鄭娟在1970年初結婚。
周秉昆買好了結婚三大件:手錶、縫紉機、腳踏車,風風光光把鄭娟娶了過來。那時,很多人都羨慕鄭娟。
周秉昆和鄭娟還拍了結婚照和婚紗照。結婚照很正常,但婚紗照,這個年代不流行,不過,在周秉昆的堅持下,鄭娟還是答應了拍照。只是那時沒有婚紗,衣服是周秉昆找人做的一些新衣服,紅色的偏多,看上去很喜慶。
他們的年輕模樣,留在了照片裡。
他們的婚禮辦的很熱鬧,邀請了很多街坊鄰居,單位也來了不少人,李慶德也如他之前所說,給周秉昆當了證婚人。
李慶德的到場,讓很多人知道了周秉昆拜了個好師父,學了一身醫術。
從此,周秉昆家裡,多了很多來串門兒的鄰居。光字片的,俄式洋房這裡的,都不少。
尤其是喬春燕和她媽薛鳳梅,經常來,好聽的話,奉承的話,不停的說,讓李素華笑的合不攏嘴。
肖國慶家,孫趕超家,龔維則家,等等光字片的鄰居,都成了周家的常客,經常有事沒事來串門兒,來往密切了很多。周家成了大家眼中的香餑餑。
當然鄰居們也不是要佔什麼便宜,他們只是想著以後在醫院有熟人,看病方便些。
他們的想法也的確實現了。
他們頭疼腦熱的,來找周秉昆看病,都輕而易舉的解決了,還沒花什麼錢,省時省力又省錢,比在醫院看病快多了。
他們都認可了周秉昆的醫術。
鄭娟在1971年上半年,給周秉昆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取名叫周嘉平。
這個名字是周志剛取的。
他知道鄭娟懷孕後,專門找有學問的工友問了一番,專門為了這個名字,寫了一封信給周秉昆,要求男孩用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