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兆鵬這次負傷沒有找周強幫忙,是被他們自己人救走了。
嶽維山和鹿兆鵬的爭鬥,依舊每天上演。
鹿兆鵬在爭鬥中,越來越強。
不過,犧牲是在所難免的。
鹿兆鵬運氣好,一直受傷,但就是死不了。
周強沒有參與。他要是參與,鹿兆鵬早被抓了。
周強忙著各種建設。
時不我待。
過不了幾年,倭寇就要全面進攻。(據說倭寇這個詞,在新字典中取消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周強要攢些家底,用來對付倭寇。
每年,周強都往外送留學生。
每年,周強送到外面的大學生,也都有學成回來的。
比如,送出去一百人,回到周強這裡的,會有一百多人。
回來的人,不僅不會少,還更多。(後世,出去的留學生很多,回來的卻很少。)
為啥會這樣?
首先,周強送出去的學生,全都回來了,沒有一個留在海外。
因為,周強願意給他們發揮的平臺,願意給優厚的待遇。
這些大學生,也是有一個熱血報國的心。
只要他們學的東西,有用武之地,他們願意鑽到山溝裡。
很多留學生,不是不願意回來,是回來之後沒有他們想去的地方,也得不到應有的待遇。
其次,周強讓滋水縣出去的學生,邀請同學來滋水縣。
因為,周強提供了其他地方提供不了的東西,所以,有很多外地的留學生,也願意來滋水。
就這樣,每年學成歸來的大學生,超額回到了滋水。
有了這些大學生,周強的各種建設工作,開展的很順利。
重工業,兵工廠,等等,在太行山拔地而起。
沒錯,就是太行山,不是滋水縣。
雖然在太行山搞建設,會有更多的問題。
但周強不得不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