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熱。”
走進小區沒幾步,重九斤便感覺到一股熱浪襲來,熱烘烘的風呼哧呼哧往臉上打。
天氣預報明明只有二十六攝氏度,為什麼會這麼熱?
入口保安亭窗戶半開,桌上有攤開的訪客登記簿,看上去沒用幾張,還有些意義不明的胡亂塗鴉,多半是很少使用,登記簿旁是一堆舊報紙還有一個歪倒的水杯,保安則是不知去向。
順著大門口朝裡只有一條狹窄通道,只能步行。
重九斤抹了抹臉上的汗,這假體未免也做的過分逼真了,汗水大顆大顆向下流淌,一部分滴進眼裡,簡直辣眼睛。
越來越熱,汗如雨下,身體水分不斷被蒸發。
她很懷疑繼續這麼走下去會不會把假體的水分蒸發幹,萬一她在這兒溜達一圈走出去就成了行走的乾屍脆片,嚇到路邊甲乙丙丁花花草草也就算了,還能順利回到醫院嗎?
被人打包直接送去博物館也是有可能的。
熱風呼呼的吹,街區外傳來大型運輸車經過的引擎轟鳴聲,斷斷續續時快時慢,那是唯一的噪音聲源,四周一片寂靜,重九斤走了好長一截一個人也沒見著。
灰撲撲的房子密密麻麻挨在一起,房門緊閉。
重九斤在來之前查過地圖,貨車司機李向東租住的房屋位於荊楚市北郊的堆填區,也是荊楚最大的貧民窟。
荊楚市算是舊地較為繁榮的城市,可即使如此這座城市也無法改變舊地的破敗。
荊楚市最大的垃圾場北郊垃圾場就建在塌陷的地坑上,全市近三分之一的垃圾會被送入這座垃圾場。
一開始拾荒人為了方便就沿著地坑邊緣安營紮寨,後來政府出資在此修建廉價出租屋,人越聚越多,居住環境也越來越糟糕,漸漸的自發形成了與市區相對隔離的貧民窟。
與北郊人蛇混雜危險惡徒集中的北寨截然不同,這裡住著的大多是一些家境困難的平凡人和無家可歸的拾荒者。
一排排四方的房子密密麻麻擠在一起,房屋與房屋之間間最近的地方間隔五公分不到。
建築群背靠的垃圾場就是大部分堆填區居民的生活來源。
重九斤納悶的四處張望,“怎麼一個人也沒有?”
堆填區的人口密度極大,官方統計資料這裡住著四萬人,實際常住人口應該更多。
一間一百平方米的屋子很可能擠著住了幾十個人,這些人都去了哪兒?
就算年輕人都出去工作上學,可也不至於一個人也沒有吧。
重九斤路過的房屋全部上了鎖,房門緊閉,她連敲幾家也沒人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