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爸爸感謝師父救命,就給了師父兩萬紅包,後來又拿出三萬給師父作為我的學費花銷。
最近大姐還要張羅出國,關於錢的問題鳳姨未必會跟我講,私底下她一定能和小龍舅唸叨,所以小龍舅是比我更清楚家裡的經濟情況的。
更何況小龍舅老早就說過心疼我爸,在他看來我爸掙得純是辛苦錢,是一磚頭一磚頭砌來的。
先前他跟我爸學過瓦匠,幹兩天就說累的受不了。
爸爸錢來的不容易,讓我敗的又太乾脆,小龍舅自然就猶疑上了。
「小龍舅,你不用給我留錢,我手裡還有兩百多塊呢。」
我順手還指了指那一大箱子零食,「現在就算給我困到屋子裡,我都餓不死,能吃好久呢。」
要不是零食都臨期,我一使勁兒能撐半年。
「應應,那你以後……」
「以後我可以繼續給人看事情收紅包啊。」
我語氣輕鬆的道,「別忘了,我在太平巷的名號已經打響了。」
關鍵是頭號事主張大爺一家給力,老兩口的水果蔬菜店在太平巷也算是家老店了。
別看店面不大,人氣旺,群眾基礎很深。
老兩口有一套自己的生意經,既親和又實在。
街坊鄰居要是隻想買兩根黃瓜,那都不用上稱,張大媽直接讓你拿回家拌菜吃。
香菜啥的更不用說,她家就沒單獨賣過,都是贈品。
人緣跟著一好,鄰居不買東西也喜歡過去嘮嗑。
對於張大爺的病情更是全巷居民都知道。
病情初期就有人給張大爺介紹過大醫院的面板科教授。
據說那是人居委會劉大媽的自家親戚,外地人來都掛不上號,賣人情要幫張大爺開這個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