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十分,冬日的太陽正是溫暖舒身。
山下泥路上一匹黑馬拉著一輛破舊的牛車,一少年嘴裡叼著一根枯草,頭枕雙手,仰望著天空,沐浴著陽光。
在其身後一個用破布裹著躺在枯草之上的便是李易峰。
從村莊離開後不久他便回到了道觀之中,扯下道觀三清上仙身上的披風諸葛荀無一絲敬神之意,還略帶著嘀咕道“好歹是個上仙,披風也太破了吧。”
說著用力一扯‘撕拉’一聲,段了一截,諸葛荀看向了其餘兩尊道“送佛送到西,你們的也一起送了吧。”
鋪在地上,緊緊的裹住李易峰的屍體,搓了搓手吹了口熱氣,看了看外面的天“保鮮應該沒問題吧。”
隨後提著臥龍劍到山林之中砍下幾株小樹,數條藤曼,做了一個建議的木床,將李易峰的屍體託了上去,自己則肩背藤曼拉著諸葛荀的屍體慢慢的朝著山下走去。
作為一個已經活了近百年的人來說,他對李易峰可以說沒有絲毫的情感可言,可是諸葛荀卻對李易峰口中的青雲宗十分的好奇。
一個可以將內力修煉到如此地步的人,還有一個傳說中的宗派。
前世,諸葛荀便對此有著極大的興趣,甚至多數次下墓也是為了收集古時人們的修煉方法,不然這幾百年都沒人修成的‘易經’也不會被他修成。
傳聞該功法為諸葛亮所創,但除了他本人以外後世在無人修至高深境界,近百年諸葛家除了諸葛荀以外在無人修成此功法。
故此諸葛荀深深的明白內功是有多麼的難以修煉,同時越發好奇對李易峰所言的宗門青雲宗是個怎麼樣的門派。
拖行的這一路,諸葛荀曾數次想把李易峰藏起來,等到了青雲宗在由青雲宗的弟子來尋找,可是為了體現出自己的誠意,儘管很累依然奮力拖行。
直到山下不久,路邊的樹上拴著一輛馬車,很破。他在李易峰的懷中找到了些值錢的東西,然後掛在了那個樹上,就此‘換’走了馬車。
車輪在轉動的時候總是會傳來煩人的噪音。舒適性特別的差,馬路上也是處處都是坑。一路顛簸的諸葛荀在經過雜草從生的地方時割下了一叢,鋪在了馬車上,這才舒舒服服的躺在上面。
正午偏後,馬路的兩邊傳來了流水的聲音。
他清晰的記得李易峰說的話,延馬路南下二百里會遇見一條河,算算時日差不多就是在今天。
起身看了看,果然前方不遠處便是一條寬約十米的河流,儘管這天很冷,可是依然未能凍住這湍急的河流。
諸葛荀停下馬車,見河中有一船隻從上游而下,船上無人。左右看了看搬起一塊石頭向下扔去。
‘噗通~’
河水濺起,預估怎麼也得有三五米深,再看看自己這身板,這下去估計還沒看見船自己能不能上來還是個問題。
如何過河呢?諸葛荀坐上馬車,沿著河岸繼續超前走去。
直到看見河水淺灘之後,驅馬停在河邊。看了看山林中熙熙攘攘的竹子諸葛荀提劍走了進去。
不久之後拖著數根胳膊粗細的竹子到岸邊,再次朝山上走去坎下幾條藤曼回到河邊仔細編排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