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讓他們打錢,也可以拿這些錢給工人發工資,但我也有一個要求,你能搞回來二百萬,就給工人發一個月的工資,搞回來五百萬,給工人發兩個月的工資。”
李萬順只好妥協,結果搞到了五百多萬的水泥預付款,給水泥粉磨站和混凝土攪拌站的員工發了兩個月工資。
第三次發工資,幾乎是第二次的翻版,當時是秋收夏種季節,又是學校新學年的開始,員工家裡都急需要一筆錢。李萬順又想辦法收了五百多萬水泥預付款,給工人兄弟們發了倆月工資。
一直到年底,工人一共只拿到了五個月工資。
眼看到了年關,該收工回家了,應該把人家辛辛苦苦幹了一年的工資結算清楚了,李萬順提前一個月就跟劉志超打了招呼,劉志超卻一點動靜也沒有,沒辦法,李萬順只好去找劉志超。
劉志超一臉的不高興:“李廠長,你覺得我是賴下力人錢不給的人嗎?別的我不敢吹,我幹企業這些年,從來就沒有拖欠過下力人一分錢的工資,閻王怎麼可能欠小鬼的錢?”
“我已經跟財務上交待過了,這幾天,就讓他們到工程上收款,錢到手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給你們水泥粉磨站的工人發工資,工程上欠著我們一千七八百萬呢,你們的工資才幾個錢?切!”
工人們打點好行裝,就等著公司財務把工程款結算回來,發了工資回家過年呢,沒想到卻在這個時候出事了。
劉志超承包了一年工業園區,連一分錢的承包款還沒給田明君呢,田明君也不跟他要,劉志超還以為田明君這個人很大方呢,可能不會向他要承包款,那他就可以大撈一筆了。
他根本不知道,田明君雖然表面上按兵不動,其實心裡早就有了盤算。
田明君經營工業園區也有一些年頭了,跟工程上的老闆們都熟,私底下,他跟那些用了工業園區混凝土攪拌站建築材料的老闆們都打了招呼,年底材料款結算,沒有工業園區出具的正規手續,誰來要錢都不給。
田明君是想用材料款來抵承包款。
劉志超雖然承包了工業園區,但這個企業,名義上還是田明君的,田明君才是企業的法人,要想支付工程材料款,自然得有企業法人出具的正規手續,到哪兒,都是這個理。
所以,劉志超派到工程上要材料款的財務人員,得到的回應都是一樣的,要材料款,可以,沒問題,先別企業法人出具的相關手續拿來,沒有手續,這些錢我們不能給。
這下劉志超傻眼了,只好去找田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