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746章 終未成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46章 終未成殃 (2 / 2)

但他也正等待著沽水之畔那場伏殺有捷報傳回。

他比臨淄王清醒,懂得而今的時勢已經有如千鈞一髮,勝則權頃天下,敗則身敗名裂,但他更加清楚的是,無論太子是生是死,臨淄王絕對不會是最後的勝者,今日參與刺殺行動的精銳,無一不是溫傢俬蓄死徒,但這些人,成為一具死屍後是不可能追察到溫氏一族。

也絕無可能留下活口。

最大的破綻,事實上是在孫崇葆,而魏國公的計劃,是讓趙蘭庭透過孫崇葆察實臨淄王的罪證,繼太子身亡之後,順勢將臨淄王剷除。

臨淄王走投無路之餘,為求活命,當然會供出靖海侯府,但魏國公已經佈局妥當,必定會讓臨淄王的供訴成為意圖狡辯,屆時靖海侯府便將全身而退,這本來不值得溫守初憂愁,他憂愁的是,他和父親想法不一樣,他不願什麼都聽從於魏國公,他打算謀奪的

,還有一人性命。

趙蘭庭。

如果太師府不亡,如果軒翥堂不亡,他便不能將顧氏據為己有,那麼這樣的人生於他而言,到底是不夠完整的。

這天下,貌美的女子雖多,但無一比顧氏有趣,當初在那樣險惡的環境裡,顧氏竟然都能憑靠才智逢兇為吉,擺脫鄭琿澹的糾纏,爭取得柳暗花明,他從沒見過這樣的女子,如果能夠征服顧氏,可比高官厚祿還要得意多了。

真是可惜啊,顧氏要不是嫁給趙蘭庭,就算是被小沈氏當作“奇貨”利用,無論是嫁給太子抑或其餘皇子,他都不是沒有辦法可想,但偏偏,就是趙蘭庭。

趙蘭庭,那位不想動,但趙蘭庭在一日,趙氏一族都不可能勢頹,太師府的長孫媳,他人怎能染指?

溫守初很有幾分懊惱,他只能安慰自己來日方長。

溫家與趙家,一武一文,短期內並無衝突,但長久未必。據溫家情報,不僅僅東瀛諸多大名對中原虎視眈眈,蒙古國滅後,逐漸掘起的後金也更加野心勃勃,意圖吞併關內錦繡河山,外族的烽火已經逼近華夏,重武輕文在所難免,否則莫說中興盛世,秦姓國祚都將不保。

魏國公很明白如今的危局。

如果溫氏一族能力壓趙姓,而他又能於科舉一途嶄露頭角,不久將來,也許便能削弱趙蘭庭在魏國公心目中的份量,且趙蘭庭,畢竟是秦詢黨,是否甘願臣服魏國公更為兩說,他有極大勝算。

今日,只待今日。

今日之後,我溫守初,也許便再不是魏國公看來,靖海侯府一個可有可無的子弟。

——

乾清宮,弘復帝這天特別的苦惱。

偏在這時,孫崇葆還送上門來。

欽天監監正一直是個特殊職位,論理他無權干預政務,但有時又往往被皇帝授以特權,偶爾竟比內閣大臣甚至秉筆太監職權還重,比如先帝時期的玉陽真人,有一段時期可謂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成為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他,當時就是兼任欽天監監正。

孫崇葆此時當然不復玉陽真人昔年榮光,不過因為他保證能夠“預言”禍殃,挽救國難,弘復帝還是針對他開通了一條能夠直入乾清宮的通道。

“皇上,臣,罪該萬死。”孫監正上場即入戲。

弘復帝的苦惱更增一層:“先把話說清楚,再說罪該萬死不遲,你這沒頭沒腦的就尋死,朕都不知應不應滿足你好了!”

孫崇葆:……

在他道聽途說的認知裡,弘復帝似乎不該是這麼一個“詼諧”的君主,但說出去的話已然是覆水難收,孫崇葆也只能堅持:“皇上,臣一邊根據天象推測,一邊根據欽天監舊檔核算,直至今日……才算出禍殃竟然會應於東宮,恐怕,恐怕是……此時恐怕已然無力迴天了,太子殿下已遇死劫,而社稷之患仍未終止,並非臣妄言君主功過,只而今,臣必須實諫,一切殃亂,皆為太子殿下並非天命所授人君,除非皇上遵行天道,立長君安天下……”

孫崇葆以頭搶地,話未說完。

便聽一句:“孫監正,你說孤已遇死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