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425章 意料之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25章 意料之外 (2 / 2)

“皇祖母,孫兒雖未成年,但也參政日久,最近受太傅及諸屬臣教諫,亦深明親情之外,綱紀禮法為重,還望祖父及祖母相信孫兒能夠明辨是非。”

太孫如此堅持,弘復帝心中一動,看向蘭庭:“顧娘雖為命婦,不過莫說朕一直將蘭庭當作自家晚輩無異,皇后也的確該蘭庭喚聲姨母,這場自家人的爭執,朕以為大無必要當作朝堂公案來審,高氏雖為裕兒生母,但朕還願相信裕兒經過這一段的反省,應當懂得天倫人情之外,還當遵循是非公允。蘭庭今日便全當考較自家晚輩,給予裕兒理斷磨練的機會。”

弘復帝既有了決斷,蘭庭哪裡還能拒絕?

“臣遵從聖意。”他可不會當真把太孫看成自家晚輩,天底下只有一國之君能夠隨口把臣子當作“自家人”的自由,臣子要真就此不見外而洋洋自得,必須是大逆不道目無王法。

於是弘復帝及沈皇后便暫時坐於慈慶宮的正殿,等著太孫人生第一次行“刑官”之責的斷案結果,周身狼狽的太子妃也自然被沈皇后

帶來的宮人領去另處更衣梳洗妥當,再被帶回正殿時,張牙舞爪的狂態倒是收斂了,卻仍是一派喃喃自語的神智不清狀,不過偶爾還是會面帶冷笑,洩露出洋洋自得的真實。

變故迭生,她的確無法將周王夫婦以及趙蘭庭夫妻一網打盡了,但她自信太孫絕對會坐實春歸的罪行,顧氏必須為高皎償命,且她也仍然會留在慈慶宮繼續“養病”,日後並非完全沒有復仇的時機。

且經過今日這場風波,她能夠證實慈慶宮中確有弘復帝及皇后的耳目,叮囑兒子加強戒備,只要肅清這些耳目,也許弘復帝及沈皇后便再難暗中謀害造成她“病重不治”,雖說沒了宋國公府的權勢做為支撐,憑她一己之力無法擔保讓未來天子言聽計從,可只要她還能活下來,只要父兄殘餘的黨從能夠保全,並非沒有恢復昔日榮光的機會。

前途雖說艱難,但誰讓這回計劃落空了呢?也只有再靜侯時機。

又說弘復帝既然說了“一家人”的話,此時便不再計較君臣有別,不但賜座周王與蘭庭,甚至也允了春歸落座,春歸剛好坐在太子妃的斜對角,眼角餘光不難捕捉到這位難掩自得的神情,但她卻一點都不擔心。

不管太孫怎麼審訊,弘復帝不可能認可高皎為她刺殺的所謂事實,且她現在既然沒有成為一具不能開口的屍體,當然可以自證清白——人證什麼的固然可以為太孫推翻甚至要脅而變供,但高皎的屍體不會說謊,高皎是被綁縛之後才為利匕穿胸,既無法掙扎被一刀致命,說明繩索綁縛極緊,屍身上應當會留下痕跡,她總不可能在慈慶宮太子妃面前先把高皎綁起來再行兇。且高皎受縛,應當無法站立,坐也好躺也罷,傷勢都有別於面對面站著行成的創口。春歸相信熟讀《洗冤集錄》的自己,完全能夠就此些實據辯得太孫這主審啞口無言。

至於弘復帝會如何處治太子妃,春歸其實壓根便不在意,橫豎軒翥堂和太孫已成你死我活之勢,來日太孫儲位不保,太子妃還能興風作浪不成?

眼下就必須付出代價的人,在春歸眼裡從來不是已然窮途末路的高氏。

太孫人生第一次主審刑案並沒有花耗太長時間,大約半個時辰,便進入正殿,二話不說便膝跪在弘復帝的座前,且滿懷沉痛的叩首下去。

太子妃的坐處無法目睹兒子的神色,以為太孫這樣的作態是為了請準弘復帝下令將春歸處死,終於是停止了喃喃自語又再恨視向春歸。

蘭庭卻留意見太孫神色間的凝重,似乎帶著幾分悲痛和掙扎,他心中一動,卻不露聲色的垂下了眼瞼。

“祖父,孫兒著實……”太孫耷拉著雙肩,神色灰頹,與從前那個飛揚跋扈不服管教的少年簡直判若兩人,話說了半句又再重重叩首:“孫兒願意替母受罰,望祖父貶奪孫兒儲君之位,寬赦母妃不死。”

太子妃渾身僵硬的轉過頭,神智徹底清明瞭,她瞪大雙眼,難以置信:“裕兒你說什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