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490章 梁府浮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90章 梁府浮出 (1 / 2)

東風行作為京城四大牙行之一,追溯起來歷史竟然要比秦姓社稷更加長久了,但行業翹楚不代表可以傲視京城,對於京中王公貴族門第,東風行還是需得小心籠絡的,正如東風行的第一牙婆黎四嫂,聽聞太師府的大奶奶請見可是半點不敢怠慢,也不好奇大奶奶是要擇買丫鬟還是發賣僕婢,一個字都不敢打探試問。

春歸聽青萍說了黎四嫂的名號,以“四嫂”暱稱,牙婆頓時擺出一副受寵若驚的神色。

“今日請四嫂來,不為買賣奴婢,端的是有一件多年前的事想問四嫂打聽。”

牙婆絲毫不顯驚詫,往繡墩上只捱了個邊兒坐著,並不敢去飲丫鬟奉上的茶水,眼睛也不四處亂看,只把更加熱情的笑臉獻出:“大奶奶且管問,但凡小婦人知情的,絕對不敢一字相瞞。”

“是有些年頭的事了,弘復元年,大抵開春未久,天氣還沒轉暖的月份,貴行經手買入了個女童,四、五歲大小,是從雜技班子裡買入,四嫂怕是得回貴行翻察記檔,我是想知道把女童賣給貴行的人是何名姓。”春歸只按英仙提供的線索詢問。

怎知這牙婆把手往膝蓋上一拍:“大奶奶真是問對了人,這起買賣正是小婦人經手,小婦人也還記得這樁事件。”

黎四嫂雖人稱四嫂,年紀卻和宋媽媽相若,十一年前已經入行倒不值得驚奇,讓春歸覺得驚奇的是她竟然還記得這一樁買賣。

“並不是小婦人記性好,著實這樁買賣於小婦人而言並不普通,那個雜技班子正好是租賃小婦人的宅子居住,所以小婦人還記得。”牙婆解釋了一句。

“原來如此。”春歸頷首,等著牙婆詳細述說。

“那雜技班子號稱張家班,是河間府景州吳橋縣人士,班主人稱張七,夫妻兩個祖上都是靠雜技班子討生計的,小婦人還記得張七夫婦有兩子兩女,都是打小學習雜耍,又養著三、四個徒弟,弘復元年的時候他們入京不久,張七的婆娘就生了重病

,那時他們還未能在京城立足,一時沒錢請醫,知道小婦人是做何生計的,就求著小婦人把他們的小女兒買進牙行去,好得些錢給當孃的請醫看病,夫妻兩個另外的三個兒女,都練成一身好雜技可以賺錢餬口了,唯有小女兒才剛剛起步,非但不能賺錢還得賴著爹孃養活,可官牙行慣例並不願收這麼小的女童,小婦人見張七夫婦兩個著實艱難,才答應下來。”

並不待春歸追問,牙婆果然是知無不言:“原本多數人家都不願採買需要耗時耗力調教的僮僕,可剛好錦衣衛指揮使梁大人府上說是擇買僮僕,瞧中了張七的小女兒,就買了回府去。”

“是梁府的女眷擇中那女童的?”春歸問。

“這倒不是,是梁大人親自擇選的。後來張七的婆娘病症雖說有了好轉,卻實在不慣京城的水土,好不斷根,張家班並沒在京城久留,弘復元年年底就輾轉去了別處,大約三年前還是四年前吧,又有個胡家班找到了小婦人家裡,說是張七引薦的,想租小婦人的宅屋落腳,小婦人就打聽了一句,才知張七的婆娘到底還是病死了,張七又另娶了個寡婦,帶著張家班下了江南,賺了一筆錢,就不願意在外頭奔波了,把雜技班子交給了長子,他自己領著續絃回了吳橋。”

這事倒辦得順利,春歸示意青萍送牙婆出去,自然給了牙婆一筆酬金。

於是又在腦子裡召喚來英仙,把前因後果都跟她說了:“你爹孃當初把你賣給牙行確有不得已處,不過雖說他們也沒想到你日後的遭遇,你要真還記恨,我也能理解你的心情,只是我卻不能幫著你報復你的生父,至多再替你打聽得你生父的準確住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