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472章 跪席待罪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2章 跪席待罪 (1 / 2)

元宵節後,沈皇后的坤仁宮收到了不少官眷請求面見的書帖,她專擇了一日集體允見,聽著官眷們七嘴八舌的訴苦,沈皇后面色凝重。

這些官眷的丈夫無一不是高氏餘黨,大半皆為東宮屬臣,他們從前當然並非唯沈皇后馬首是瞻,也從來不是豫國公府的人勢,但隨著高瓊獲罪,曾經不可一世的宋國公府轟然倒塌,太子妃高氏又再入子虛庵,眼看著高家再也無望東山復起,沈皇后竟然主動把這些高家舊黨視為了己方陣營,而這回舊黨被徹底清算,罪輕的貶遷罪重的革職甚至流放,東宮的勢力被大刀闊斧的削減,幾近岌岌可危。

沈皇后這回沒有再往慈寧宮,懇求王太后指點“明路”。

她已經不能信任王太后了。

故太子是她唯一的兒子,但不是王太后唯一的孫兒,相比她的諦兒,周王秦詢與王太后更加親近,周王已經大婚立府,而且有了晉國公府這麼一門得力的岳家,更不說弘復帝竟然留下密旨,意圖將兵符交給慈寧宮節制!

沈皇后突然意識到太孫最強勁的敵人或許並非齊王,也不是八皇子與十皇子兩個乳臭小兒,是不知不覺就已經羽翼豐足的皇六子秦詢!

“娘娘可得為我等臣子作主啊!”一個官眷語氣激昂:“外子確然收受賄賂,但滿朝文武有幾個當真是兩袖清風的?分明是趙蘭庭藉著改進糧長制的由頭向皇上進了讒言,意圖用這等滿朝文武都心照不宣的所謂罪名斬斷太孫殿下的臂膀,趙蘭庭勢必心懷逆意,娘娘可不能再姑息!”

沈皇后想到她這幾日遣人一連往太師府遞過數回口訊,但那顧氏竟然閉門不見!

難道說趙蘭庭果然兩面三刀、居心叵測?而顧氏一看勢頭不好,也見風使舵、忘恩負義?

可恨的是她那妹子偏偏遠在汾陽,此時她竟然完全不能探知太師府內部的動靜,縱管她可以強召顧氏入宮,但沈皇后倒有自知之明,她其實並沒有任何把柄可以要脅顧氏,且就算有把柄,顧氏顯然已經

被聖德太后納入羽翼,沈皇后未必能夠要脅得住。

但她這時並不能確定蘭庭是否“背叛”,說出的話還是帶著幾分轉圜:“趙逕勿策諫改進糧長制,為的是社稷民生之計,爾等莫因捕風捉影之說便誹議朝政。”

清察不法乃國政,是弘復帝的治政綱領,這點厲害做為六宮之主的沈皇后還是心知肚明,她當然也不能採納這些官眷淺薄的認知,也認為貪汙受賄是滿臣文武心照不宣的慣例,所以皇帝的罪懲有失公允,但沈皇后也不能坐視東宮的根基被徹底動搖,尤其不能坐視哪怕她的長孫克承大統之後,軍政大權還會旁落於慈寧宮和內閣大臣之手。

沈皇后決定諫勸弘復帝撤除密旨。

所以這日,弘復帝就聽聞了他的結髮妻子正在坤仁宮跪席待罪的訊息。

立春不久,料峭風寒,高得宜腦門上的汗水卻直往下淌,幾乎沒在御書房的門檻上絆一大跌,趕在弘復帝盛怒之前連忙把話說完:“娘娘是在坤仁宮內跪席待罪,奴婢知情,是因娘娘遣了人往乾清宮稟知,這件事並未鬧得六宮悚動,皇上千萬不能著急。”因著察實太孫似乎又將行惡,且這回還是針對聖德太后的事體,皇上到底還是犯了一回心絞痛,服下丹陽道長進奉的丸藥後臥床兩日剛剛有了好轉,是再不能動怒的了,怎能想到沈皇后竟然在這節骨眼上鬧出披髮除簪跪席待罪的事體。

但出乎高得宜意料的是,弘復帝這回並沒有龍顏大怒。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