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405章 “盟友”的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5章 “盟友”的心 (2 / 2)

因為她可以隨心所欲的以直抱怨,她的身邊總是圍繞著願意無償幫助她的人,其中就包括了蘭庭。

春歸無法忘記當顧華英極大可能免死時,蘭庭對她說的那番話——

你一定要他死,我可以做到,但我希望你能放下仇恨。

這不是事不關己的漠然,是蘭庭一直期翼著她能夠成為和他共肩並進的人。

遭遇人心險惡,遭遇利益誘引,仍然可以保有初衷,我不會成為我仇恨的那一類人,不知不覺被他們同化,雖然艱難,雖然煎熬,我們的心地要一直保留純淨,不能靠著暗殺謗害的手段,去剷除仇敵。

但蘭庭如果真能做到這樣公允,這樣無私,就不會徵求她的見解,他其實也在困惑,困惑於親情之間的取捨,困惑於是否應該完全舍下私仇,春歸如今看來,蘭庭困惑的正是愛恨分明。

他能不恨沈皇后,能不恨安陸侯嗎?

但沈皇后的身前擋著弘復帝,是這個國家的主宰,所有臣子必須效忠的君王,而安陸侯的身前擋著的,是蘭庭的嫡親祖母,在某一層面上,弘復帝與老太太屬於密切相關。

親親尊尊啊,這是每一個入仕的人必須奉行的規條!

皇帝的臣子,必須具備孝悌的道德,這就是所謂的忠於君者必先孝於親,要不不忠不孝怎會成為連體嬰般的判詞?蘭庭既然答應了繼承祖父的遺志,說明他已經選擇放下私仇,可隔著殺母的刻骨仇恨,他必定不能真正做到與他的祖母,他的外祖父,與沈皇后、安陸侯府真真正正的和解,他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勿行蹊徑,或許終此一生也無法讓那些主謀幫兇罪有應得,他揹負的是不能為母親雪恨的愧疚,他甚至無法與他自己達成和解。

快意恩仇其實與道德品行無關,這是多少人都求而不得的處世之態,

蘭庭嚮往,但他不能。

人生多少怨痛的根源,其實就是“不能”二字。

關於朱夫人的真正死因在春歸眼前已經迷癉盡除,清清楚楚的顯露出來龍去脈,但她的心情卻像罩上了更加深重的陰霾,她心疼那個至今未曾及冠的少年,甚至無法想象在朱夫人過世的歲月,他是怎麼一步步的前行,把一切悲怨和憤恨都掩示得如此波瀾不驚,面對著那些既是親人更是仇人的所謂尊長,如其所願的表現得懵懂糊塗,趙蘭庭的負重,至少顧春歸現在還沒有能力分擔。

更加無法安慰他釋懷。

因為就連春歸自己都無法釋懷。

她甚至再做不到往躊躇園晨昏定省時如常詼諧逗趣,她不願意再眼看老太太開懷大笑著養尊處優,更連遠在汾陽的沈夫人,春歸都不再覺得率真可親,雖說她一直明白蘭庭並沒有刻意偽稱沈夫人的清白無辜,在朱夫人一案,沈夫人雖是獲益者但應當的確無罪,她不是計劃的實施者更加不是制定人,她應當也是一枚被沈皇后利用的棋子而已。

蘭庭對待沈夫人以及趙小六的態度,與對待老太太是有根本上的區別。

沈夫人只是繼母,和蘭庭並無血緣關係,只為宗法上的母子,蘭庭也的確只將她當作宗法上的繼母待處,看上去似乎和把老太太當作宗法上的祖母待處並無不同,但區別就在於老太太的確是蘭庭如假包換的血緣至親,蘭庭不應當只把老太太看成一個“名義”,尤其是在婚事上,蘭庭甚至更加願意聽從沈夫人的“擺佈”,在原本的事軌中,他娶的是沈夫人的外甥女陶芳林,這固然有蘭庭並不願意將晉國公府牽涉黨爭私仇的原因,但春歸認為蘭庭完全有能力在不聽從沈夫人作主姻緣的前提下挫毀老太太的計劃。

也就是說,蘭庭可以不和晉國公府聯姻,也可以不受繼母擺佈,他的妻子完全可以是另一個和江家沈家都無瓜葛的世族女子。

但他偏偏聽從於沈夫人,這也許就是緣於內心裡無法隱忍的怨憤——江琛兄妹不正憂愁沈夫人會籠絡於我麼?那我便讓兄妹兩個繼續憂愁難安,讓他們食不知味睡不安寢,讓他們事事皆不能稱心如意,我就要讓他們一直飽受煎熬,一點點地陷於絕望,我不能手刃血仇讓母親瞑目,但我也不會讓那些敵仇生活得如此快意。

蘭庭這樣的想法,對於陶芳林並不公平,但如今的事實是由自己“頂替”了陶芳林,春歸卻並不會為此心存哀怨。

誠然,她就像一塊魚骨頭,被蘭庭利用來鯁著江琛和老太太的喉嚨,但蘭庭卻從不曾將她當作隨時可棄的棋子,從始至終,他都做到了一個丈夫應該做到的所有事,甚至還遠遠超逾,所以春歸併不在意蘭庭的初衷,她也相信蘭庭雖說有自己的打算,但並無意傷害一個無辜的人。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當知悉一切的事實真相,她並無不安,並無猶豫,她依然堅定必和蘭庭同仇敵愾的心情,她甚至知道蘭庭對沈夫人並無敵意對趙小六更加是看作手足血親的前提下,仍舊難免對沈夫人心存抱怨。

直至如今,沈夫人理當明白了朱夫人的死和沈皇后不無關係,但她照樣“坐享其成”,照樣聽令於沈皇后企圖操縱擺佈蘭庭,她不值得蘭庭將她當作宗法上的繼母,沈夫人的面目在春歸看來同樣可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