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270章 恩賜禮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70章 恩賜禮服 (2 / 2)

“可……玉蕊的禮服是按公主服制……”

“將來的親王妃也有資格受賞公主服制了。”

沈皇后怔住了:“親王妃,母后是想……”

“不是我想,是皇上必定只能如此安撫晉國公府!”王太后掃了一眼沈皇后:“我知道你在擔心什麼,認為晉國公府一旦與其餘皇子聯姻,對於太孫而言就是潛在威脅,我不妨跟你直言,我過去的確認為董家姑娘是太孫妃的不二人選,可誰讓太孫竟然、竟然!”

王太后穩了穩怒火,才能繼續說:“事情成了這般局面,晉國公府必然是不肯讓明珠嫁入東宮了,我們中途離席已經顯明突生變故,論是如何遮掩,都避不開猜疑議論,在座那些女眷可不少的人精,但凡留意見明珠穿戴的改變,閒言碎語都會指向她。又縱然是皇上下了封口令,宮人們不敢將今日之事傳揚出去,可你能夠擔保宋國公府那些人就能心服口服不懷忌恨?他們若是散佈謠言中傷明珠,恐怕明珠仍會因為這回事件毀了終生!還有壽康宮那位娘娘,她的尋常行事,可不會考慮皇上御令,一定不會拘束曹國公府的女眷,她又自來偏心高氏和太孫,指不定怎麼授意張家人無中生有編排埋怨明珠。”

沈皇后一聲不敢吭。

“皇上仁厚公允,不會眼看著晉國公府平白受辱,只有賜婚明珠嫁入皇室才能震懾流言,如今適婚的皇子,也只有小五、小六了。”

沈皇后再怎麼不甘心,此時也只能妥協於現實:“母后是

想在今日壽誕之上,就公開顯示對董姑娘的看重,讓眾人明白母后之意是擇她為孫媳。”

“這麼多皇孫之中,我也只會操心小五、小六的姻緣,故而這樣做還算符合情理。”

“長幼有序,五郎較六郎年長……”沈皇后無奈妥協之餘,仍然不忘盤算。

相比六皇子完全是王太后教撫長大,五皇子倒不如這樣的親近,他的生母和嬪是王太后閨中好友的女兒,所以王太后對待五皇子相較其餘孫兒有所不同,但和嬪的性情十分倔強,急眼時連天子都敢頂撞,比如秦王的生母,就是因她一再堅持才罰作罪役即便生子也未得赦免,和嬪這樣的性情並不為皇上長久所喜,她也無心爭寵,把兒子教養得和她一樣的魯直,沈皇后倒是相信和嬪母子從來沒有謀儲的野心。

五皇子既然鐵定不是太孫的威脅,和晉國公府聯姻是相對安全的。

沈皇后這般七彎八扭但“矢志不改”的心腸當然瞞不過王太后的眼睛,她再也懶得和沈皇后計較:“你既然明白了利害,這話不如主動向皇上建議,這才是彌補挽救應有的態度,罷了,咱們也別在這裡耽擱下去。”

見王太后起身,沈皇后立即起身摻扶,王太后擺擺手:“你應當有許多疑問想要聽小顧的說法,你不能出宮,她進宮一趟也不容易,趁著回廣寒殿的一路你們正好交流,我讓阿舒陪著,你自去尋她說話就是。”

沈皇后:……

她現在哪有閒心聽那孤女的說法?多看一眼都覺窩火!

但也意識到這是王太后的提點,讓她不能遷怒顧氏。

沈皇后又只好主動去找春歸交流,誰讓她還指望著王太后收拾殘局呢?

此時不僅春歸與舒娘子沒有先行,就連易夫人母女二人也沒有離開紆佩園,不過是到了另一處樓閣等候指令,眼看著太后已經起駕,皇后卻往這邊走來,易夫人偏是等到皇后近前笑著寒喧且傳達了王太后的意思後,才對春歸道:“顧娘子,大恩不言謝,娘子今日救命之恩我與小女銘心刻骨。”

禮辭時卻連一個字都不肯對皇后多說。

沈皇后心中懊惱,更不肯給春歸一絲笑臉,“交流”時滿嘴的譏諷一臉的冷笑:“經此一遭,不僅僅易夫人母女,怕是整個晉國公府都會對你感恩戴德了,我家小妹說你乖巧機智果然不假,還真有籠絡人心的本事。”

春歸長長的嘆出一口氣:“今日這起變故,太孫殿下必會受責,娘娘怪罪妾身自作主張妾身不敢喊冤,但……早前那樣的情勢,易夫人必定不肯忍辱妥協,娘娘卻被宋國公府的的陰謀矇蔽,妾身擔心,事情鬧僵更不利於太孫殿下,娘娘試想,就連妾身都能看出破綻,若皇上下令東廠嚴究此案,那兩個宮人能否經得住盤問?”

見沈皇后依然怒火難消,春歸補充一句:“畢竟,有五、六兩位殿下見證,一樁關係德品禮規的事故,已經演變成為是否陷害中傷儲君的大案,妾身一聽太后娘娘的話,情知難免驚動聖聽。”

沈皇后這才前行幾步,看上去至少沒有興師問罪的態勢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