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284章 半真半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84章 半真半假 (2 / 2)

“他今日的供訴,關鍵是要把太孫血統成疑,且主謀蓄養死士並仿朝廷建制的罪行揭露。”陶嘯深也道:“看來就連馮莨琦遇刺一案也不簡單,是有人想要動搖太孫儲位。”

鎮撫使緊緊蹙起眉頭,他對察案斷獄經驗豐厚,不過對於朝堂之上局勢判斷就很有些躊躇不定,否則早些年也不會險些被一場權爭卷涉,要不是蘭庭替他出謀劃策,很可能稀裡糊塗就被牽連,難免奪職獲罪的劫厄,又哪裡能夠因禍得福,不僅未被株連反而更進一步,贏獲弘復帝的信任一躍而為鎮撫使。

這才是陶嘯深真正被蘭庭折服的原因,而不僅僅是因他感念趙太師的知遇之恩,所以才對其長孫也心悅誠服。

現如今關於宋國公府的系列罪案,越往深察越多蹊蹺,受牽者非但太孫而已,還不定扯出哪個親王皇子,多少皇親國戚,局勢如此複雜,陶嘯深很有自知之明,深知自己不如東廠督主高得宜能夠揣摩上意,一不小心就可能落入他人的陷井,他很需要蘭庭的指點。

“皇上想要清察宋國公罪行,是已然醒悟太孫受高氏一門影響極大,若再縱容,宋國公必成權奸把控朝政禍國殃民,所以關於太子妃及宋國公的諸多罪行,庭以為陶鎮使不用諸多顧忌,皆可如實上稟。

但關於呂鑑揭露,太孫竟為太子妃通姦異母兄長桑株洲所生,委實荒謬不能輕信,陶公職能有異施公,故而庭以為,陶公或可向皇上陳訴見

解。”蘭庭也的確直言自己的建議。

“逕勿認為呂鑑這一段供訴為毀謗?”

“至多隻有高瓊和桑氏有私一段屬實。”蘭庭道:“桑氏於內廷無寵受孕,必定與人通姦,而當年能夠出入內廷而無忌憚的外臣,也只有玉陽真人,他和桑氏有了私情,所以設法救桑氏不死,且將桑氏神不知鬼不覺的偷渡出宮,也只有玉陽真人能夠辦到,他為了讓宋國公私藏桑氏以便他能時常暗會,必須編撰一套玄說奇談,沒想到卻激發宋國公野心,真以為若能與桑氏生子即得天命篡國稱帝,宋國公為了獨霸桑氏,謀害玉陽真人,且對桑株洲寄予厚望,但陶公試想,宋國公若當真相信了玉陽真人那套邪說,何至於多此一舉再讓太子妃與桑株洲違揹人倫通姦?”

陶嘯深微微頷首。

“恐怕關於桑氏母子一事,太子妃都被宋國公瞞在鼓裡,依庭看來,宋國公意圖篡國,竊取天下,將太子妃視為棋子利用,當然會隱瞞他的真實意圖,否則太子妃若知宋國公竟然是想輔立桑株洲,哪還有她的立足之地?如今世道,女子失節為天下所鄙,就算太孫乃桑株洲血脈,可天下人誰不知太子妃為秦姓皇族之婦?且還不論兄妹亂/倫何等恥劣,桑株洲一旦登位,太子妃高氏只有一條死路,根本無望母儀天下,故而庭以為,太子妃應當不知宋國公真正意圖,太孫殿下也確為故太子遺孤,種種都是宋國公聽信邪說喪心病狂才致痴心妄想而已。”

陶嘯深這回算是聽明白了:“逕勿是建議我莫把宋國公府案件牽連太廣?”

“陶公職屬錦衣衛部,唯天子之令是從,心中當明白,皇上不僅只是太孫殿下一人祖父,齊王、秦王及諸位皇子,皆為皇上骨肉,皇上倘若下定決心剜除病灶,陶公自然可為君主分憂,否則……切勿冒離間天家骨肉之不韙。”

錦衣衛不同於朝士,這個機構的職能其實和東廠相類,都是直接聽令於君主防止皇權受到威脅,理論上和文武百官是處於對立的地位,在絕大多數時候,君主對廠衛賦予了更多信任,所以他們一言往往能定朝臣生死榮辱,才能讓天下臣僚聞風喪膽。

但根據龍椅之上的君主性情有異,導致廠衛的職權也有殊差,比如弘復帝,就更信任朝士而非宦衛,且弘復帝因為仁厚,對於叛臣刁民尚有寬赦之心,非罪大惡極者不願處死,弘復年間更是不聞族誅重刑,所以這也導致了廠衛職官的分裂。

有部份人如高得宜及陶嘯深,他們尊崇弘復帝的執政方針,執獄公正不謗忠良。

還有一部份人,他們卻在懷念光宗乃至代宗時的橫行暴施,廠衛完全可以為所欲為,他們的眼睛無時不在尋找“良主”,意圖恢復廠衛應當的權位與榮光。

仁厚不能稱為弘復帝的缺謬過錯,但今上優柔寡斷婦人之仁,的確成為不能肅清奸邪真正中興盛世的原因,蘭庭對祖父的擔憂深以為然。

但他依然不能急躁,他不能用陶嘯深這樣的正直人士,試探帝心龍意,不能利用陶嘯深為誘餌,引出躲於陰霾中的巨獸狂蟒。

徐徐圖之相當必要,雖然蘭庭心中此時已經有了決定。

關於自己將要輔佐的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