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263章 嫁衣功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63章 嫁衣功效 (2 / 2)

沈皇后眼睛都亮了起來,瞪視著萬選侍:“你還有什麼話說?”

齊王妃坐不住了,靈機一動,一言不發地跪下表示請罪。

她這舉動提醒了萬選侍,也緊跟著跪下。

看上去廣寒殿裡像是呼啦啦跪一下了一片人。

王太后這時才說道:“罷了罷了,道理辯清楚就好,你們都這樣跪著,還讓我這老婆子的壽誕怎麼進行下去?皇后也別和萬選侍計較了,小顧,你先起來,壽康宮的娘娘自來仁厚寬容,她沒怪罪你。”

張太后像是這會兒才回過神來,冷冷剜了一眼皇后,轉過頭去和自家嫂嫂說話:“你早前說,要引薦我認識哪家的孩子來著?怎麼說她竟能讓我們家的小七引為知己?這可不簡單,小七那性情,既不喜人阿諛奉承更不耐煩言談無趣的,就沒幾個人能得她青眼的,想來你說的這孩子品行才華都非同一般,不是庸脂俗粉油嘴滑舌之流。”

竟像完全和這場事故無關,彷彿她老人家只是這出戏的看客。

春歸也全然不在意自己被歸為庸脂俗粉油嘴滑舌之流,低著頭隨了皇后再次到王太后跟前歸座。

今日她是十分不宜再出風頭了,別說趣話笑談,最好是一聲不

吭。

好在王太后也十分體諒春歸的心情,沒再表示看重,而是和沈皇后、舒娘子一干女眷談笑風生,由得春歸坐在一邊兒安安全全當個擺設。

這樣春歸便能夠聽清曹國公夫人回應張太后的話

“可不是這樣?七丫頭從來就不待見那些專愛奉迎討好的女孩兒,聚在一塊兒也只說些胭脂水粉的話題,哪裡有什麼趣味?就是有回偶然結識了陶家的姑娘,那孩子也能把列女傳的典故如數家珍,見識也算淵博的,七丫頭倒對她另眼相看幾分。陶姑娘更有心的一點,明知道七丫頭就少一件兒看得入眼的嫁衣,她先沒吭聲兒,暗暗替七丫頭打聽著,廢了不少周折才從蘇州請了個繡娘,直到嫁衣裁繡好了,她自己先替七丫頭掌眼把關,覺得是件上好的,才送來讓七丫頭過目,果然比京中多少繡莊的裁繡都要精美,且陶姑娘光靠著眼睛,就能度量準確七丫頭的尺寸,七丫頭一試那套嫁衣竟十分的合體,這可不解了我們一大難題?陶姑娘也不收咱們的工線,把那套嫁衣白送出手,話還說得很是得體,道是能為七丫頭的知己已經是她三生有幸,就是不知要怎麼盡心,好在請的繡娘裁製的這套嫁衣能為七丫頭不棄,才給了她機會略盡知己的情誼,七丫頭不知怎麼答謝陶姑娘,心裡很是過意不去,陶姑娘就說她十分仰慕娘娘的風儀,若是能多得娘娘的教誨,就是求之不得的幸事了,我看著那孩子的確溫婉賢淑,就想著遂了她的心願,家裡的丫頭們都已出嫁,今後怕是不方便在常常入宮,娘娘若是覺得煩悶了,倒可以召陶家那孩子來壽康宮裡說話解悶。”

春歸聽見“嫁衣”二字便曉得陶姑娘必定就是芳林表妹無疑,就連沈皇后都有了相同的判斷畢竟今日的太后壽誕為她操辦主持,邀請了什麼人她心中有數,姓陶的只有自家外甥女。

當見曹國公夫人對兒媳一番交待,領進來的果然就是陶芳林,沈皇后心裡別提多麼窩火了,忍不住瞪了一眼早就進來在旁陪坐的沈姨媽,趁著王太后和舒娘子在談笑風生,沈皇后示意沈姨媽出去說話。

“芳兒是怎麼回事?什麼時候搭上了張家七姑娘?你們怎麼讓她去奉承壽康宮那位?!”

沈姨媽其實也是滿頭霧水:“姐姐問我,我竟也鬧不清這是什麼情形,芳兒這兩年和我也不像小時候那般親密了,就說往蘇州請繡娘這件事,她提都沒和我提過,直接找的她父親處辦。我也問過她,婚事都沒有一撇呢就這樣折騰,家裡的堂姐堂妹們怕都會誹議她鋪張,她也從來沒跟我解釋過,只說這些事情讓我不要多管。”

不過沈姨媽還是替女兒辯解:“要說和曹國公府交好也沒有什麼不妥,張七姑娘眼看就要嫁進甄家,她把芳兒引為知己,說不定日後對芳兒的姻緣會有幫助,更不說壽康宮的張娘娘,芳兒若真投了她老人家的眼緣,說不定……姐姐便是提出擇芳兒為太孫妃,張娘娘也會支援的。”

沈皇后盯著自己的同胞妹妹,腦子裡有如群馬奔騰的混亂,一時間還真不知怎麼組織言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