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首輔家的長孫媳> 第146章 誰的缽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6章 誰的缽蓮 (1 / 2)

其實春歸之所以選擇和曹媽媽“硬槓”的原因之一,對宋媽媽隻字未提,因為這理由實在有點羞於啟齒,還是因為躲懶的想法在作祟要挑釁她的人換成彭夫人,春歸一定不會還以厲害,倒不是鑑於二者身份上的懸殊,春歸考慮的是她和彭夫人並不在一個居院裡生活,往常也就是去老夫人那兒晨昏定省的時候碰面,就算看彭夫人的臉色,挨幾句教訓,轉過身避回來就輕鬆愉快了,犯不著為此甘冒烽火大戰一場。

但曹媽媽就不同了,她可佇在斥園裡,要春歸一禮讓,這刁奴還不直接踩在她的頭上耀武揚威?今後還哪有清靜可享,春歸可受不了整日家忍聲吞氣的憋屈日子,她要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還能被僕婦壓制,這生活也不算柳暗花明。

總之,她實在是不能認可頭頂上壓著曹媽媽這麼位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大神。

為了這場“大戰”,春歸自然要對手儘可能做到了解,一方面她讓青萍總體負責打探訊息收拾情報,一方面自然也會動用渠出這麼個無孔不入的萬能耳目,當到這日夕陽西沉的時分,春歸手頭已經掌握了曹氏、和柔的一些情況。

曹氏並非自己沒有子女,但當年朱夫人被聖旨休棄時,曹氏一家隨著朱夫人一同回了朱家,不過後來朱夫人被證明了清白,趙家收回了休書迎返朱夫人的靈柩下葬祖塋,曹氏才又回到太師府繼續照顧蘭庭,但她的子女卻留在了朱家。

春歸未免覺得有些詫異,當年朱夫人被陷害,她固然含冤莫白,更加放心不下的想必還是蘭庭和蘭心一雙子女,按說應該把曹氏這個心腹留在趙家才是,怎麼會同意曹氏跟她一同離開呢?

還有便是曹氏果然一貫不服作為繼室的沈夫人,甚至於曾經還對蘭庭關照趙小六的事耿耿於懷,認為萬一沈夫人起了壞心,用六爺汙陷大爺不睦手足會生生毀了大爺的名聲,她便把這種完全出於假想的擔憂四處散佈,導致風言風語認定沈夫人存了這樣的意圖,沈夫人為此還大發雷霆,把曹氏狠狠責罰一番,但到底礙著蘭庭的情面,還有朱夫人的緣故,沒敢把曹氏驅逐出太師府。

這似乎說明曹氏在蘭庭心目中的地位還不是完全無干緊要。

如果這個作為基準的判斷髮生失誤,那可就十分不利了,畢竟春歸如今想要安樂舒坦,必須仰趙大爺的鼻息,趙大爺視為親友的人,她理應視為親友,萬萬不能觸這位爺的逆鱗,鬧得夫妻失和……她的前途可就一片黯淡了。

但春歸細細一想,比如喬莊和湯回,兩位一定是蘭庭的心腹,他們又哪裡會像曹氏一樣自以為是,堅信沈夫人必定會對蘭庭不利而仇視一切和沈夫人有干係的人呢?她判斷得應該不錯,蘭庭根本沒把真實想法向曹氏透露半點,不重視之餘,甚至還有些提防戒備?

基於這個判斷正確的話,春歸就有把握大獲全勝。

至於和柔,她倒不是朱夫人的陪嫁丫鬟,甚至不是太師府的家生子,她有個姐姐,是被一同賣到了趙家,被朱夫人擇中,原

本都是朱夫人屋子裡的婢女,後來才把和柔給了蘭庭。朱夫人被休,和柔的姐姐卻自願和主人離開,太師府雖是奉旨休婦,想必也不會在這些瑣碎上太過計較。

和柔的姐姐殉主一事應當是真的,曹氏聲稱是感念姐姐的忠義,於是才認妹妹當乾女兒,這樣一來,和柔總算在太師府還算有個能夠依靠的人。

然而關於朱夫人那樁陳年舊案,到底是怎麼被陷害激怒了皇上,後來又是為何能夠沉冤得雪,朱夫人究竟是因何過世,這些事情在太師府裡卻諱莫如深,別說青萍無功而返,就連渠出也是鎩羽而歸。

“僕婦們都不敢提,讓我從哪裡打聽?而且這事應該也過得久了,以至於像青萍這般年紀的人,當初在恭順侯府都沒聽人提過,不過想來這件事當初鬧得這樣大,又是皇帝降旨又是貴妃廢位的,外頭一定不少人知道經過,就是未必曉得其中的隱情罷了。”渠出聳聳肩:“我這段時間得空,去外頭轉悠轉悠,看看能不能聽見些什麼吧。”

而青萍也證實了渠出的說法:“此事發生時,奴婢年歲還小,尚未選入侯府內宅當差呢,不過是被訓導的老嬤嬤拘著學規矩和識字兒,事情鬧得這樣大,也聽老嬤嬤們議論幾句,但沒聽說朱夫人是怎麼過世的,但侯夫人應當知道,倘若……”她說到這裡又囁嚅,似乎很是擔心。

春歸看著她:“你是想去探望舊主?這有什麼支支吾吾的,莫不是還怕我爭風吃醋不成?”

青萍呆呆的,她現在身契已經歸屬春歸,卻還心繫舊主,甚至剛才靈機一動還想著利用打探訊息的藉口去見舊主,這要換了另一個人必定會心存不滿,日後不太能相信她的忠心了。沒想到春歸竟然打趣,以示渾不介意。

“發什麼呆呀。”春歸笑著用手裡的扇子敲了敲青萍:“你是在恭順侯府長大,受了舊主不少的照恤,舊主家中遭了難你心裡記掛合乎情理,又沒犯什麼過錯至於這樣小心翼翼……不過我如今這樣的處境,怕是沒法子光明正大的讓你出門,就更沒掩人耳目悄悄送你出去這樣的能耐了,又總不好為這事驚動大爺,還是等秋闈之後我跟大爺先說一聲,由他來想法子吧。”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