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4月30日星期一11:55分。陰曆三月三十,庚午時,衝鼠,煞北。
每個月的最後一天,從天氣到心情,都和月初第一天預想的大不一樣。
芙蓉和姚舞在今天前的每一天,放學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餵飽肚子。
而今天,他倆在學校對面等了一刻鐘了,仍未見那個往日不到半點就出現的等待男孩——宋琦。
“他不會出什麼事吧?”芙蓉拉著姚舞焦急地望向一中來十三中的方向。
“能有什麼事?就是去五中打架也是下午的事。”姚舞對宋琦參與打架信心十足。
“他咋回事呢?”芙蓉來回踱步。
往日此時,她倆已在所食堂排隊了。
723所的職工每天上午準點早上八點上班、十二點下班。所領導為了縮短職工們做飯時間,增加午休時間,於是命令食堂組織人員每天早上八點前,收取職工送來的盛有大米等生食物的飯盒,中午前進行蒸制,在職工下班時,就可以取走蒸熟的米飯或紅薯等,節省回家做飯的時間。
家裡有像芙蓉、姚舞這樣大一點上學孩子的家庭,這些送飯取飯的事則完全交給孩子們了。
早上芙蓉送她家飯盒時,就遇到了姚舞。
“今天你家咋換小飯盒了?”芙蓉看到姚舞沒用往日的大飯盒。
“中午我爸和我媽去吃酒,他們同學家姑娘結婚。你看,”小跑過來的姚舞斜揹著書包,雙手拿著飯盒。一手託底一手拔開寫有“小姚”記號的飯盒蓋,“不是米飯。”
芙蓉一看,原來是滿滿一飯盒帶殼花生。
“中午光吃這可不行,要不去我家吧。”芙蓉雙手搬著兩大鋁飯盒米飯。
“不了,我下點掛麵。家裡有西紅柿、雞蛋。”姚舞的算盤打到宋琦那了。
“對了,我爸媽的同學是三院的,不知道冰兒她們認識不認識那新娘子。”姚舞說。
“冰兒又不是三院的,慶慶才是。一會兒到學校問問她們。”芙蓉隊排到跟前,將兩個飯盒遞給食堂工作人員後,又笑著從姚舞手裡拿過她的飯盒遞了過去。
對於姚舞的夾塞兒,食堂的人早已習以為常,就連後面排隊的大人小孩也沒人非議。
“謝謝大家。”姚舞衝眾一鞠躬,拉著芙蓉各自騎上停在假山旁的腳踏車走了。
……
“來了!”姚舞跳腳大喊。十三中對面,姚舞指著路盡頭對芙蓉說,“沒錯,是他。”
路上車來車往都是騎車放學的半大孩子,穿著顏色基本上就是軍綠、深藍兩色,就連大多數女生也是如此。如果不是飄揚的長髮或辮子,連雌雄都很難分辨。
“看錯了吧?”芙蓉順著姚舞手指的方向極目遠望。
“不會錯。”姚舞很自信。千萬人中唯一不會認錯的就是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