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裡的烏鴉阿康近來的日子過得挺舒心,阿康活到如今好像世間已經沒有什麼值得它煩惱的事了。不,還剩下一件,那就是王大本。這些天裡王大本一直在和馬風雲趕製他的“聰明藥”,沒時間再往小學校裡跑,已經有些日子沒再見到他了。阿康希望他永遠不要再出現在小學校裡。
每當黃昏降臨到公園兒的時候,常有位拄著手杖的老人,漫步在公園的小路上。常來公園的人裡很多都認識他,見面打招呼稱他“老校長”。多年前,就是老人退休前,他是小學校裡的校長。他還是夏葉同學的爺爺。
阿康早就認識這位慈祥的老人,也知道他是夏葉的爺爺。因為有時候夏葉會陪他一起散步。不過這兩年老校長常常顯得憂心忡忡,悶悶不樂。
老校長是在擔心自己的孫女。學校的學生通常有兩種型別,一種是很聰明但有些懶惰,一種是很勤奮但不夠聰明。但夏葉小朋友既聰明又勤奮。她總是希望自己成為班裡最好的那個。
老校長正式為這個擔心。望著每天忙著備戰這種考試、那種競賽的孫女兒早早帶上了小眼鏡,他心疼不已。學習是為了幫助人們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學習不該是為了考試分數和競賽名次。夏葉的媽媽卻為女兒的優秀感到自豪。媽媽認為女兒現在優秀,長大後才有希望會成為成功人士。
當老校長表達自己的擔心時,家裡人都覺得吃驚。
老校長從前可不是這樣的人生態度。從前他做小學校校長。記得有一年中國女子排球隊得了世界冠軍,有位書法家正好來學校參加活動。他就請書法家寫了一副匾額:人生能有幾回搏。他想用這句話激勵自己和同事們努力上進。這個匾額一直掛在學校教學樓門廳的牆上,一掛就掛了十多年。他退休後才被悄悄地摘下來。因為大家覺得那匾額又舊又過時。
夏葉的媽媽對老人的觀點也不以為然。她說老人退休多年,脫離社會,不瞭解“靠拼才會贏”的社會現實。這一點上夏葉也不贊成爺爺,每當競賽獲勝,得到老師的稱讚,同學的羨慕,這讓她很滿足。為此她寧願放棄一些玩耍和休息時間。
老校長開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他在這所小學裡工作了40年。前20年是普通老師,後20年是校長。這40年裡他確實是那樣要求自己和別人。上課——考試——排名,上課——考試——排名,這是學校裡最重要的工作。當然還要注意校園安全,別出事故。
退休後他有了另一項重要工作。和老伴兒一起幫助兒子兒媳,照顧小孫女夏葉。老校長的失落是從夏葉上小學開始的。他發現這個孫女兒每天忙著上各種課外班,忙著寫作業,沒時間關注生活裡其他的事。也沒有時間像從前那樣,和爺爺討論大千世界裡各種曾讓她好奇的新鮮事。
有一天老校長獨自走在公園的小路上。他心裡苦悶,想抽一支菸緩解一下的心情,但他不能。從前他是個“老菸民”,抽了十幾年,但幾年前他戒掉煙癮。為了陪伴這個孫女,他下決心不再抽菸。
天氣悶熱,老校長覺得有點兒累,就找條長椅坐下來。他兩手扶著手杖,呆望著這個無奈的世界。覺得有點困,就將下巴放在手背上合上雙眼。
老校長想起公園裡的那個園丁,好像有好幾天沒露面了。這些花花草草沒人管可怎麼辦?有些人對待工作就是缺少責任心。沒辦法,我來做個臨時的園丁吧。
草地好像需要澆灌。老校長就拉來長長的膠皮管,開啟連線的水閥門。水從另一頭噴出了,灑在草地上。很奇怪的是草地很快就變得水汪汪的一片,像是變成了沼澤地。老校長覺得必須馬上把水閥門關掉。他抬腳要走到閥門處,卻發現兩腳已經深陷入沼澤的泥裡,怎麼也拔不出來。老校長望望四周,看看有沒有人路過此地可以幫他一把。可四周空蕩蕩。只好等待,卻感覺自己在泥裡越陷越深,老校長急得滿頭大汗。就在這時,他聽到頭頂上傳來一聲烏鴉叫。抬頭一看,有隻烏鴉站在頭頂的樹枝上,正望著自己。
“你好像有麻煩,需要幫助嗎?”
“你是那隻傳說中會說話的烏鴉嗎?”
“你好,”烏鴉回答,“我看到你陷入泥裡。”
“是的,但沒人能來幫我。”
“一會兒我飛下去,你抓住我的腳,我拉你出這個泥潭。”
“真的能行嗎?”
“試試吧。”
烏鴉飛下去,老校長伸手抓住了烏鴉的兩隻腳,烏鴉用力拍打翅膀。老校長感覺自己被一點點從泥裡拔出來。烏鴉拉著老校長一步步走回公園小路,終於雙腳踏上小路的石板。老校長鬆開雙手,烏鴉立刻飛上樹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