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人心中,橫店是影視劇的代名詞。
是明星打工地,狗仔天堂,緋聞中心。
但這僅僅是在普通眼中。
橫店的背後,是一個名為橫店集團的龐然大物。
特大型民營企業……這是上頭給橫店集團的定位。
橫店影視,只是集團旗下的一條小產業鏈。
甚至都不是盈利最高的。
只不過橫店和橫店集團,需要影視城未自己帶來名望和流量,同時帶動當地和周邊就業。
電子,醫藥,光伏,房地產,期貨,物流,機場……你能想象到的一切高階產業,人家都包圓了。
可以說,整個橫店乃至東陽這一代,都是橫店集團徐家父子的勢力範圍。
背靠百億集團,手握五萬張嗷嗷待哺的嘴,徐家父子在當地幾乎是擎天白玉柱一般的存在。
但該說不說,辰龍和李連界這兩位的確夠面子。
《功夫之王》劇組來到橫店拍攝的第一天,橫店集團的副總經理便親自請劇組高層吃飯。
因為放眼整年,在橫店影視城拍攝的作品中,《功夫之王》無論是投資還是陣容,都是最大的。
橫店的老闆非常有眼光。
人家是搞戰略投資的。
不在乎你劇組來我們這兒花多少錢。
他在乎的是最好的劇組都來我們這邊。
因為你來了,尤其是《功夫之王》這種古裝片。
要拍,輕則得造樓,重則得造城。
你拍完了,場景又帶不走,那就是在為我們橫店影視城添磚加瓦。
所以劇組來他們這邊,對方不光熱情接待。
為劇組提供建造方案,甚至還會入股投資,負擔部份場景搭建的費用。
關鍵人家還客氣。
飯吃到一半的時候,徐家父子中的兒子,橫店集團的小徐總還特意抽空過來了一趟。
打過招呼後,還給幾桌人敬了一杯。
這位01年從老爸手裡接過集團總裁一職。
而後幾年便接連吞併了普洛藥業,英洛華科技,並將集團旗下的核心產業東磁股份運作上市。
這位是商業運作的高手。
後來將得邦照明和影視集團運作上市的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