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劉茜茜的首任經紀人劉永輝去了星美當老總,劉曉麗也信守諾言,一直幫他拖著。
可他湊不出檔期,對方也著急。
原本都和劉曉麗商量,要不之後再與這年輕人合作吧。
但他們還在猶豫呢,《小魚兒與花無缺》那頭就出事了!
再然後,星美見他名氣越來越大,便不猶豫了。
甚至有點怕他不來。
畢竟這是部文藝片,片酬也少。
再三確認他一定會來後,便讓王曉帥死等著。
而且張遠也沒有坐地起價,還是隻拿當時商量好的二十萬片酬。
星美估摸著,張遠現在的電影片酬應該是這個的十倍以上,便覺得他非常上道,更願意等他了。
投資人都發話了,王導還能怎麼辦?
憋著唄。
王曉帥想著,我也拍過不少電影,還拿過戛納的銀熊獎,也算是個有名氣的導演。
竟然讓我乾等一個年輕演員好幾個月?
可星美和他考慮的事不一樣。
《青紅》這片子,多少帶點傷痛文學,而且還是王曉帥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歷所改編的。
片中的女主角青紅,其父母是魔都前來貴州支援三線的夫妻。
青紅的父親終其一生,都在尋求回到魔都的機會。
他想讓自己的女兒回到大城市生活,不要再像自己一樣,將青春撒在窮困的山溝溝裡。
而王曉帥本人的父母,就是支援三線的魔都人。
雖然魔都在網路上被稱為“精緻利己主義者”的聚集地。
一提起魔都,嗤之以鼻者頗多。
但在當年,前後足有150萬魔都人遠赴各地,投入三線支援,這還是沒算家屬的數字。
這城市攏共才多少人口。
所以有些事物,不能片面的看待。
王曉帥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在他兩個月大時,就隨父母一起來到了貴陽。
他是靠著天賦和關係,進入中央美院附中,而後又進入北電,重新回到了一線城市。
可大部分像他父母,像他一樣的人,卻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