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大臣問:“搶誰,搶項羽嗎?他幾萬人就把鄭國滅了,鄭國當時可有25萬軍隊啊。而現在項羽的軍隊估計也有20萬了,怎麼打。”
將軍說:“我們有近40萬啊,吳國不也是被我們滅了。”
吳王說:“我們打項羽,別的國家估計都不會插手,還巴不得我們打,但是我們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如果打魯國或者宋國,就會有人插手了,我們現在又沒有合適的開戰理由。”
將軍說:“大王,那我們怎麼辦,不能坐著等死啊。”
吳王說:“先想個萬全之策,如果非要打起來,寡人也不會怕了誰。”
項羽這邊,華龍對項羽說:“大哥,我們本來是一心想對付宋國的,沒想到越國先急了,看來經濟戰爭這一招還挺有用的。”
項羽說:“現在我們就等著越王出招了,不知道他要打誰注意。”
華龍說:“這個不好說,打我們沒有把握,打魯、宋兩國,又怕別人幫忙。”
一個月後,齊、越兩國突然發兵攻打魯國,各國出兵20萬,對魯國形成夾擊之勢。原來越王找到了齊王合作,要瓜分魯國,這樣越國可以解決糧食危機,齊國也能擴充套件地盤。
魯國慌了,連忙派人去宋、衛兩國,要求聯盟,並同時派人去楚、晉兩國求援。
宋國出兵8萬抵抗越軍,衛國出兵10萬抵抗齊軍,魯國雖然被齊、越兩國打了個措手不及,失去了一些城池,但是援軍一到,就穩住了。
現在魯國兩邊的戰場各有20多萬人。齊國那邊看到衛國出兵10萬幫忙魯國,這樣對方總兵力比自己還多幾萬,就不進攻了,他們準備拖下去。但是魯、越兩國都比較急,他們兩國都拖不起,越國就派人去催齊王一起進攻。魯國繼續派人去請求楚、晉兩國幫忙。
楚、晉兩國離戰場太遠,於是派使者求見項羽,要項羽幫忙攻打越國,解魯國的難,他們不想看到齊、越兩國強大起來。
項羽回覆:晉國要先打齊國,他才打越國,並且楚國還要送2萬匹戰馬給他。
華龍和項羽早已商量好了,反正這些國家都要一個個的滅,少一個是一個,讓他們互相打。再說,也要防楚、晉兩國在自己後面搞鬼,所以不能先出兵。
現在,楚、晉兩國也很為難,他們都有一半兵力在向外面擴張,晉國如果再派兵去打齊國,家裡也空虛;楚國想到要出2萬匹馬,也肉疼。
整個戰場現在僵持住了,越國不能退,退了就前功盡棄了;齊國準備一心一意的拖,拖死誰他都樂意。
現在真正體現出了,打仗打的就是經濟實力。同時,也說明了,合約就是廢紙一張,九國會談才幾個月,就打起來了。
項羽這邊,大家在一起商量局勢,申由說:“華將軍,你這一招,我當時以為沒有什麼作用,還白白浪費那麼多錢,那知道這麼快就發揮威力了,把整個局勢又攪亂了。”
姬嫣說:“我大哥想事情的角度確實和別人不一樣,表面上很簡單的一件事,卻被他用的特別神奇。”
姬靈說:“小流氓,你這招叫什麼?”
華龍說:“叫經濟戰爭。”
姬靈問:“你那裡來那麼多怪詞。”
華龍說:“我隨便取的。”
項羽問:“二弟,你認為這次會怎麼樣收場?”
華龍說:“這個無法估計,除了秦國離得太遠,不會插手外,其他的國家估計都會牽扯進來。”
項羽問:“那我們應該怎麼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