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想:會議的高潮現在才開始,這三國勢力最大,都想當盟主。
其他的幾個諸侯王懶得說話,都想:反正也落不到自己頭上,隨你們幾家爭,打起來最好。
秦王說:“可以先弄幾個盟主候選人,進行投票,或者比較勢力,誰厲害誰當。”
越王說:“投票肯定不行,如果投票的話,大家都報名,並且都投自己,每人得一票,選不出結果。”
看來,秦王和越王,都知道自己沒戲,故意挑事。
楚王說:“比勢力怎麼比,總不能幾家直接開戰吧。”楚王想:你們想挑起我們內戰,我可不上這個當。
秦王說:“這個可以先報名,盟主候選人出來後,幾位候選人自己再商議。”
晉王說:“這個是事我們還是和平解決,不要搞成武鬥,這樣就會失去這次會談的意義”
這次會談是楚、晉要求舉行的,楚、晉兩國應該達成了某種協議,雙方都不想透過武力解決,這樣一來,齊國就處於下方。
顏率突然說話:“各位大王,周王還坐在這裡,諸位竟然還要選盟主,這是想置周王於何地。”
晉王狡辯說:“顏大夫,周王貴為天子,諸多事情不宜麻煩他,我們幾個諸侯國之間選出一個管事的人,再把結果向周王彙報,也是為了周王著想啊。”
楚王也說:“周王就應該坐鎮朝堂,事情讓給我們來做。”
秦王說:“是應該選個盟主出來,如果選的方法不合理,周王可以再出面。”
各王聽了,都說:“秦王說的對,我們都同意選盟主,但是要合理。”
顏率看各王都支援,一時也不好說話了。
楚王說:“既然諸王都無異議,想競選盟主的先報名吧。本王就第一個報了。”
齊王說:“本王也參加。”
晉王說:“本王也報名。”
秦王想:我報了也沒有用,乾脆誰都不得罪,做點煽風點火的事就可以了。
越王知道自己實力不夠,其他衛、魯、宋三國也都看熱鬧。
突然項羽說話了:“我也想做盟主,我報名。”
諸王聽了都嚇一跳,楚王和晉王都說:“這是諸侯王之間的事,你有何資格參加?”
顏率說:“項將軍有資格,項將軍早已被周王冊封為王了,封號為‘霸王’。”
周王也順驢推磨,說:“對,寡人前些日子已經冊封項羽為‘霸王’,霸王絕對有資格參加。”
齊王知道項羽實力,剛才一直擔心楚、晉勾結,自己處於下風,現在項羽參與,絕對不會站在楚、晉那邊,也幫忙說:“既然周王已冊封項將軍為霸王,霸王就有資格參與。”
秦王和越王都說:“霸王有資格參加。”都想:正愁沒有人攪局。
衛王吃過項羽他們虧,不敢反對,也找不出理由發對。其實衛、魯、宋三國都不想項羽參加,他們都與周朝接壤,項羽這次滅了鄭國,幾家一直擔心項羽什麼時候又去攻打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