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天自從來到寧國以後,每日裡都聽人提起楊古同,關於此人的談論,都是圍繞著他是如何如何的了不得。寧國的子民對楊夜的尊崇程度直追諸天神靈,但是楊古同不弱於寧帝也是從他們的嘴裡頭說出,甚至還有人說康國之所以會滅在寧帝的手中,只不過是因為康國積患難返,楊古同雖然有一身的本事,也沒辦法在短短時日裡令到康國煥然一新,這也是時也命也。由此可見,在世人的眼中,楊古同是可以與楊夜並肩的皇者。只是世人有這樣的想法,說明了楊古同必定有他的獨到之處。
向來都是成王敗寇,楊古同作為失敗的一方,卻能得到世人的如此高的評價,楊小天很想看看他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只不過卻讓楊小天失望,傲然立在皇宮上空的楊古同,並沒有身高一丈,腰圍八尺,看起來就是普普通通的一箇中年人,只是身上的服飾華麗,間接道出了他有別於市井普通人的身份,但也僅此而已,直到現在,楊小天還是沒能將眼見所見之人跟那傳言中能跟寧帝比肩的皇者聯想到一起。
“咦!”
楊小天突然發現了點奇怪的東西,原來皇城上空的楊古同此刻也正朝他看來,原本古井無波的眼神,此刻卻有精光閃過,那絲寒光如有實質,夾帶著些許霸道之意,刺得楊小天身體一陣發冷。
楊古同屹立虛空,揹負著雙手,臉上閃過若有若無的笑意,雙眼穿透而下,直視楊小天。
楊小天毫不示弱,頭顱微揚,雙眼與他對視。
寧帝有意無意之間,已經緩緩來到了楊小天的身後,似乎生怕楊古同會突然對自己的兒子下手。
楊古同移開了望著楊小天的眼神,向著寧帝笑道:“他就是楊小天,你的兒子?”
寧帝淡然一笑,帶著傲意的聲音說道:“沒錯!”
“還不錯!”楊古同點頭說道。
“那時當然。”寧帝說道,“你就生不出這樣的兒子!”
楊古同原本還算淡然,想不到寧帝卻一言誅心,想起了自己最有前途的長子楊昭武。
楊古同生有四子,前面三個,個個都是奇才,其中長子楊昭武更是前途不可限量,不到二十歲已經是整個昭陽洲第一等的劍修,軍事上更是用兵如神。楊古同原本便打算靠著自己的這個兒子重現開國先祖的輝煌。哪知道楊夜突然間從草莽而起,自立為王,楊昭武請命討伐楊夜逆黨,卻被他一劍斬下了頭顱。
楊古同心中的恨意可想而知,親自帶兵與楊夜決戰,想不到的是就這樣又去了一子,三子楊昭文被孔思順一槍刺死,而兒子楊昭義也成了楊夜的階下囚。
楊古同自己與楊夜幾番激戰,卻奈何不得對方分毫,而康國的軍隊也是節節敗退,傷亡慘重之下,楊古同自知大勢已去,只能退往天河郡。
“其實,最近這幾年我想了很多。”寧帝突然說道。
“嗯?”楊古同發現楊夜似乎正回憶著什麼,驚奇於對方臉上為何會帶著懊悔的神情。
寧帝嘆息道:“楊昭武是個不可多得的人物,可惜我當年戾氣太重,竟然就那麼一劍斬下了他的頭顱!”
若是別人肯定會以為寧帝此時說的定是反話,只不過是為了挑起敵人的怒意,但是楊古同卻不這般想,他與楊夜交手多次,知道他的為人,可以在敵人面前殘忍狂傲,但卻不會惺惺作態。
“這不怪你!”楊古同笑道,“要怪只能怪我那個不成器的兒子。”
寧帝知道他說的並非楊昭武,而是他的第四子楊昭禮。
康國最後之所以會天怒人怨,很大程度上都是楊昭禮的原因,此子不像他的三位兄長,文不成武不就不說,還常常憑著自己康國皇子的身份,四處惹出事端。他的父兄在想著怎麼百廢待興的康國領向正軌的時候,楊昭禮卻是一次又一次的落井下石,百姓怨聲載道不說,就連朝中的大臣都對他看不慣。而楊古同卻只因楊昭禮在四個兒子當中,年紀最小,向來對他百般呵護,雖然對他的所作所為看在眼裡,但也沒有多加管束,頂多就是責罵幾句,還有就是他的心思大部分都花在瞭如何治理康國的國事上,也甚少有時間管教楊昭禮,等到發現事情一是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一切都已為時晚矣。
“那畜生已給我一劍殺了!”楊古同微笑說道,彷彿說著一件跟自己毫不相關的事情。
寧帝卻點頭說道:“早就該殺了!”
楊古同說道:“我這次與你碰面,其實謀劃已久。”
“我知道!”寧帝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