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將軍,三路入冀州之軍,只怕將軍這一路,要對付的不是袁軍,而是飢寒!”
“等到了幽州境,到了右北平,襄平府治,才能看到人煙聚集呢。”
高順縱馬向前,他生性木訥不愛言語,一路跟來的甲士部曲,都熟稔高順的脾性,不太敢和將軍多搭話。
只有大虎,小猴兒兩人,乃是黃巾出生,少年司農,從來不過多約束麾下軍卒,親衛更是和大將軍,處的好友一般。
一路而來,這兩個借調幹部,屁話算是最多。
“然!”
高順憋出一個字的回答,已然算是給方廣面子了。
他生性嚴剛可畏,小猴兒對著身邊老兄弟大虎吐了吐舌頭,也在不敢多話了。
將近千人勁騎,就這麼一路向北而去,行得數里,忽然前路,一個少年兵卒,不過十四五歲年紀,乃是先鋒哨塔,飛馬向著高順奔來。
“大將軍,前方五里之地,遼東兵馬上萬人,打著遼東刺史的旗號,正在轉運岸上!”
“想來是公孫度的人,吾觀彼軍甲冑,其中頗多東胡,高句麗,半島蠻夷之人!”
少年年紀尚輕,在高順面前,也是行止如常,幾句話將哨探探得的大事要素,一一說出,聽起來簡單,陷陣營統領卻知道,不少軍中老行伍,恐怕還沒有這少年熟稔業務。
“哦?公孫度 ?汝為何知道,那是半島蠻夷?”
高順之一個月來,怕是第一次,一句話帶了十個字。
黑胖子眼風掃過,幷州軍中最為桀驁之人,見了怕都要哆嗦,面前少年,卻還是一副無所吊謂,公事公辦的樣子。
“吾族本是齊宋之地人士,那半島蠻夷,常以海賊身份西來,聽父親說過蠻夷裝扮,吾中原漢民,哪裡會穿的坦胸露乳的?”
“嗯,汝叫什麼名字?倒是機靈!”
高順今日連續破了規矩,居然開始稱讚麾下部曲,這下,連大虎和小猴兒都豎起耳朵,催動坐騎,圍了過來。
“大將軍,在下毌丘儉,家父乃是許昌營造時候,少府麾下將作監!”
“司農大人有一次正好遇見吾在父親身邊,舞動槍棒,直說吾不該吃土木飯,從軍最是妥帖,當場就讓子龍將軍收了!”
“司農還說,吾這姓名,氣場,天生剋制東夷一族,還送了一本遼東圖堪給吾呢。”
原來高順面前少年,正是後世曹魏平定料定的毌丘儉。
此人雖然在三國史書之中,名聲不顯,被記錄在冊,也是造反司馬家失敗,被平一段。
其實曹魏時期,毌丘儉,乃是大破高句麗和公孫度的第一功臣。
此事也不怪史官,三國中原亂鬥,四方夷狄,宛若草芥一般,東夷,西狄,北胡,南蠻,殺的再多,也不抵中原些微小功,這才埋沒了毌丘儉。
只是別人不知道這奇怪姓氏少年的本事,兩世為人的方廣知道啊?
既然偶遇,自然要提拔提拔,畢竟半島蠻夷,記吃不記打,早點教育了,也免得日後生么蛾子。
這其中都是方廣安排,在高順看來,卻是司農慧眼識英才,對面前少年,又高看了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