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隊你好。”慕淳小聲地道。
謝文昌感覺到了慕淳的異樣,坐下的時候也拉著她的手。
周隊從一旁的壺裡倒了兩杯溫水放在二人的面前:“文昌啊,這麼火急火燎的找我,是不是出啥事兒了?”
因為最近宣揚紅文化,破除舊風氣的事兒,也出了不少的事情,有點什麼也都很正常。
“謝謝周隊的擔心了,但沒有出什麼事兒,學堂那邊也都很好,這批學習的孩子也都挺認真的,今天來呢,是我媳婦有些生意上的事情,想要跟你合作。”
周隊眼睛一亮:“生意上的事情?文昌你媳婦還經商?”
慕淳連忙的擺了擺手:“也不是經商,就是我想到了一個快餐文化,想要跟周隊商量商量,看看公社能不能用這種方式,取締單位和工廠裡的大鍋飯。”
這個年代大家一起吃大鍋飯一起走食堂太普遍了,要是這個快餐能應用上,慕淳才是真的鬆了口氣。
這至少說明,她提前在這個村鎮上,開啟了快餐文化。
甚至到以後提及,也會把這個村鎮列為快餐文化出現的第一地點,是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
周隊聽得倒是有點模糊:“快餐文化?這是什麼意思?文昌媳婦,方便講講嗎?”
她當然想講的,聽到周隊發問了,慕淳還是想好好抓住這個機會的:“意思是說,現在的人民群眾,只要在工廠和單位上班,到了飯點,都應該是去食堂吃飯的吧?不知道周隊瞭解不瞭解,他們吃的都是什麼樣的飲食?”
“當然。”周隊自信接話道:“廚子是我當時下鄉請的,做的都是大鍋飯大鍋菜,大多數時候以蔬菜為主,逢年過節有葷菜也會偶爾做點別的東西。”
這個別的東西,慕淳猜想應該是糕點一類的,畢竟這些東西逢年過節的應該是會有的,就像是中秋節大家夥兒都要吃月餅,端午節都要吃粽子是一個道理的。
只要周隊找好這個點了,慕淳就有辦法了。
“而工人們每次去吃這個大鍋飯呢,都是要排著隊,等著兩位打飯打菜的師傅給他們添菜添飯,要是去晚了的工人,吃完飯回去午休的那會兒時間又大大的縮短了,下午上車間的效率也是大大的降低。”
周隊和謝文昌仔細地聽著慕淳說,不時地還跟著點頭附和。
見周隊也沒有什麼異議,慕淳又接著說:“而我們的快餐文化,也是跟大鍋飯一樣的食材,一樣的時間,但是做出來的飯菜已經全部打包好了就放在領餐的視窗,工人們挨個兒去取一份就能吃,節約時間,也讓工人休息好。”
慕淳大概地說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但是看著周隊久久地沒有發言,心裡也是難免七上八下的。
難不成周隊,和她想法有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