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我本大明一贅婿> 第二百七十九章 奔襲(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七十九章 奔襲(六) (2 / 2)

向二不再多說,他一向不是個討好上官的性子,直接撥轉馬頭去領自己手下那十五個人了。

當初進草原打獵也差不多是這麼些人數,但這次不同的是,不再是十幾二十個人小打小鬧,而是一支騎軍揮起屠刀奔向各個向大明出兵的部落。

雖然是借來的嚮導,但此刻向二也不由對這支軍隊產生了一些歸屬感,在邊境待了這麼些年,和蒙古人打了那麼多年交道,只有這次是從心底感到暢快,一開始的一些懷疑和審視此刻也全部消失不見,大明開國三十餘年...這樣爽朗解氣的奔襲或許還是第一次。

管他孃的什麼後勤和補給,支援和突圍,就是要讓蒙古人看看,明人的血性!

看著漸漸升起的太陽,想著將要去的地方,鬍子拉碴的丘八在馬上用力揮了下鞭子,沒捨得抽馬,卻也在空氣裡抽出聲鞭響。

等到陳平看不見他的背影,向二放任戰馬自由奔跑,伸手入懷取出了幾枚戒指,一掃之前鄙夷那些士卒貪財的嘴臉,兩眼放光,怎麼看都看不夠。

純金的,純金的,喲還有個玉石的。

他可不在乎這戒指是從死人身上扒下來的,他用力的在胸口蹭了蹭,舉起來迎著朝陽,滿眼都是那燦爛的光芒。

這回老孃們總找不到理由說自己不會賺錢了吧?自己被數落了這麼些年,說嫁給自己淨吃苦了,如今瞧瞧這東西,夠置辦多少傢俱!

這次回家一定得把這玩意兒扔到婆姨面前,讓她知道誰才是一家之主!

……

如今的大同,堪稱混亂至極,邊境線上瓦剌各個部落不斷地繞過長城進攻城池,得不到支援和補給的明軍只能依託城牆苦苦支撐,一旦城破,就多半淪落到被屠城的下場,所以士氣低迷是真的,但拼死守城也是真的,一個又一個城池的淪陷之下,邊境已經一片糜爛。

而在德州,李景隆聽說大同危急,果然如朱棣所料急急發兵紫荊關赴援,紫荊關位於易縣城西的紫荊嶺上,是河北平原進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只是這號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先前已經被燕王以雷霆之勢攻下,李景隆已經鐵了心準備把這座關隘奪回來,絕不能讓燕王隨時兵出大同,但讓他沒想到的是,當他的大軍抵達紫荊關時,居然沒有看到任何燕軍士卒。

奇怪歸奇怪,大同還是得去的,可李景隆大軍兵出紫荊關,在冰雪未消的太行山中苦苦行軍了半程,就收到訊息,燕王朱棣派朱能領軍在大同境內搜刮了一番,就繞過明軍從居庸關返回北平了,真把李景隆氣得一佛出世二佛昇天。

事兒還沒完,等到李景隆咬牙忍了這口惡氣下令撤兵,才出太行山,朱能又帶了五萬兵馬入大同,這五萬幾乎都是騎兵,李景隆怎麼可能趕得上攔得住他們?而且還要穿山越嶺,這機動性簡直被甩了幾條街,於是又只能硬著頭皮往太行山裡鑽了起來。

一來二去,這次出征的十餘萬南軍被折騰得欲仙欲死,好不容易從太行山裡爬出來,十成兵馬倒有三成落了病,這下子別說打仗了,剛進大同境內,李景隆就急忙下令將附近州縣的郎中都召集過來,又徵收了大量藥材予以治療,整整十萬兵馬就這麼看著朱能帶著五萬燕軍在大同境內攻城掠地,堪稱奇景。

如果算上大同本土守軍,四支大軍三方勢力在這片舞臺上盡情地表演著,蒙古南王、燕王朱棣、朝廷討逆大將軍李景隆這樣的大人物,哪裡有心情去看一眼低賤到塵土裡的邊疆百姓呢?

時代如此,不復多言。

如果不出意外,看燕軍的動向,朱棣是打算把這種騷擾戰略貫徹到底了,也對,大同並不一定需要在年節前後完全打下來,邊境糜爛了,燕軍入境了,折騰的終究是德州的李景隆和朝廷。

只要不是瓦剌把大同打下來就行,時機差不多了就讓朱能帶兵過去幫忙,到時候口號喊一喊,再打退瓦剌,拯救黎民百姓於水火之中,光名聲都可以賺個盆滿缽滿。

朱棣心想我慌什麼,李景隆都沒慌。

李景隆心想我不慌,大同沒了開春就去打北平,反正最後都一樣,蒙古那群只想搶一把的土包子佔了大同也不敢南下,樣子做一做堵住朝廷那幫大臣的嘴就完了,別到時候上摺子說他畏敵不援就行。

而那些攻打大明城池的瓦剌部落就更不慌了,成群成群的漢人奴隸往草原送,金銀財寶乃至鐵鍋馬車都搬空了,但凡他們攻下的城池,就看不到幾個活人。

局勢就這般僵持下來,建文元年的末尾,大同彷彿成了整個世界的中心。

而遠離這片中心的地方,已經行軍了好些天的王庭騎兵停下了腳步,南王蘇克齊輕輕把玩著馬鞭,看著前面那還在燃燒冒煙的部落廢墟,輕笑道:

“找到你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