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我們感覺最沒有距離且讓大家都能得到提升的事情,沒有比在喝酒的時候探討更好了。當三五個文友聚在一起的時候,總是不會拘泥於古代的禮儀,所有的條條框框都會忘得一乾二淨,就只剩下在學問的大海中縱橫捭闔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暢所欲言,順便在酒席間作詩,讓自己忘記不快樂的具體的事情,即使喝醉了,朋友們東倒西歪的情形也會很有趣,我們相互取笑,快樂無窮。
這句話沒有具體的語言背景和環境,只是在就事論事,說明喝酒的時候探討學問,是一件快事。不得不說這話兒說得甚是漂亮,便是素來沉穩的李泰聽了這幾句話,也是點了點頭道:“你這個娃娃挺會說話,比起大明的那些官兒有趣的多了,若是大明的官兒都如你這般,嘿嘿,這安南……?”
楊崢心頭一動,嘴上卻道:“兩位老先生太客氣了!在下不過說了幾句真心話兒而已,算不得什麼?大明比在下有趣的官兒可多了?”
呂海搖了搖頭道:“那可未必,我看大明的官兒無趣的倒是不少,有趣的麼除了你這娃娃還沒見到?”
這幾句話從呂海嘴裡說出來又大又響,其他人到也罷了,身為主帥的王通則是滿臉漲紅,偏偏還反駁不得。
楊崢見呂海碗中的水酒去了大半,急忙給倒滿,又給自己滿上了一大碗,端起來道:“今日在下能看到兩位老先生,實乃榮欣之至,衝著這,在下敬你們一碗?”說完也不等兩人答應,一仰頭將滿滿一碗酒喝得乾淨。
兩人見他如此豪爽微微楞了一下,兩人雖好酒,但不曾這麼喝過,看楊崢一仰頭就是一碗,從坐下來到現在已經整整喝了三大碗,這一碗的酒量是足足一斤的量,也就是說這麼會兒功夫,眼前這年輕人足足喝了三斤的酒量,卻是面不紅,毫無醉意,不由得咋了咋舌。
一旁的沈夫人狹長的眸子在楊崢身上滴溜溜的轉了轉,見他在數百人之中,款款落座,一系白衣,與二人侃侃而談,時而爽聲大笑,時而輕聲細語,舉手投足之間,莫不是透著風雅,便是這喝酒,也是瀟灑至極,再看看自己的丈夫,膽小怕事不說,堂堂三軍主帥,卻怕見兩個老頭,讓人笑話。
“你這小娃娃,這樣喝酒可不行哦,要傷身子的?“呂海對這麼一個有趣的娃娃心生好感,有意提醒道。
楊崢心頭好笑,這酒就是前世的啤酒,度數不過在五度之七度之間,比啤酒的度數還低,他在前世已經是十二瓶啤酒的酒量,這三大碗酒算起來,只不過是熱身酒而已!但聽呂海語氣的關切,楊崢心頭大動,道:“多謝兩位老先生關心,在下有個不情之請,還請兩位老先生成全才好?”
兩人雖說今日是為了醉香樓一事而來,但對方主帥隻字不提就陪著自己喝了這麼的幾碗酒,還毫不保留的將燒酒的釀酒之法給了醉香樓,讓兩人對張道吃白食的事情早已不計較了,只道他是此番開口必是為了張道一事,兩人各自看了一眼,彼此點了點頭道:“你這娃娃我們看著舒坦,有什麼話兒,你就說吧,我們一定答應你?”
這話兒仍有呂海親口說出,聲音洪亮,場上人人聽得清清楚楚,黃福、張本、徐朗各自由衷的讚了聲道:“楊大人果然好本身,好手段,聽這兩老頭的語氣,似乎有意化解這場鬧事了!”
張本點了點頭道:“看樣子是有這個可能了?“
唯獨徐朗嘆了聲道:“我反而不希望這麼解決這場鬧事?“
黃福、張本各自看了他一眼,對於徐朗的本事,這幾日兩人已經瞭解不少,從心裡感到佩服,所以兩人雖是朝廷三品的官兒,而徐朗不過是楊崢身邊的幕僚而已,卻沒生出絲毫的輕視之意,聽了這話兒,不免有些好奇的問:“徐軍師此話何意?這連雲十八寨速來與黎利有些勾結,可以說這些年,黎利能迅速壯大,他們出力可不小,若不化解這場鬧事,一旦他們徹底投靠了黎利,我看這交州城怕也是保不住了,沒有立足之地,我們那什麼去平定安南,那什麼去一國兩制,那什麼給皇帝交代,給天下人交代……?”
“是啊,這場鬧事還是儘快的化解為好?“黃福顯然是同意了張本的見解。
徐朗道:“能化解我大明與連雲十八寨的這場鬧事固然是好,我只是擔心,這場鬧事化解的太過容易,反而與我大明的將士不利?”
黃福、張本兩人本就是聰明人,聰明人說話是不需要說透的,兩人彼此看了一眼,道:“你是說,這些將士會因為大人如此輕易的化解這場鬧事,反而膽子更大?更沒有軍紀?“
徐朗道:“不錯,任何能打仗的軍隊,莫不是做到軍紀嚴明,賞罰分明,張道仗著自己主帥的堂侄,不顧軍中紀律,長期在交州一帶吃白食,造成我大明將士不得人心,此人若不懲戒,大人就是做不到賞罰分明,如何服眾!“
張本、黃福彼此一望,彼此點了點頭,二人本就擔心楊崢年紀太輕,難以讓人信服,雖說有朝廷的聖旨,可軍中不比其他,若主帥沒有本事,做不到賞罰分明,必然會遭到將士們的唾棄,得不到將士的擁護,打仗就成了一紙空文!這讓兩人如何不急?“
張本道:“那如今該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