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載豪的話剛一出口,就像在“熱油鍋裡撒了一把鹽:炸開了。”
這個說:“咋個能讓老族長給我們拿工錢呀?”
那個說:“一塊大洋夠買一‘夾背’鹽了!啥子金砂,背幾趟就要發這麼多的工錢呀?”
還有的說:“我過去偷偷下山給謝家背過金砂,一天才掙兩文錢呢!”
也有人說:“又不是給老族長家裡背金砂,咋個能讓他又請我們吃飯,又墊工錢呢?萬一揹回來的金砂出不了那麼多的沙金,又咋辦呢?”
李載豪聽了大家的議論,抬頭看了看天空中升起的北斗星,已經西斜了,他不想耽擱時間。
就朝大家擺擺手,又接著說道:“這個金坑裡面的沙金到底怎樣,我也說不清楚。反正今天晚上大家下山揹回來了就清楚了。如果金砂好,淘出來湊夠了買槍、炮的錢以後,我們就平分。如果金砂不好,出不了那麼多的沙金,也不要緊,就算我李老漢給大家發點過年錢嘛!”
大家聽到李載豪這樣一說,不僅更加敬佩他,而且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大家聽到李載豪這樣一說,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就在李胡氏給大家發錢的時候,已經有人吼著要下山了。有猴急的年青人,找李崇品從祠堂的倉庫裡拿出來了幾大捆火把;還有手腳麻利的,已經把火把點燃了舉在手中,頓時,李家祠堂一片燈火通明。李家祠堂的這種火把,是當年李忠為預防不測而專門捆紮的。用的是晾乾了的柏樹皮,裹上松香,再用藤條纏緊,紮成火把,不僅火焰串得高,照明好,不怕風吹,而且耐燃燒,一根火把點上一晚上都燃燒不完。
李載豪看見有人點起了火把,連忙大聲地吼道:“你們趕快把火把收起來。”
“為啥子呀?這麼黑的天,不點火把咋個看得見走路?”有人不解地問。
李載豪見有人不明白他的用意,就耐心地對他們解釋:“我們這麼多的人下山去背金砂,要的就是動作快,不能讓謝家人發現了。你們想一想,萬一被謝家的人看見了我們這麼多的人打著火把下山,肯定要引起他們的注意,他們如果發覺了我們是下山背金砂,還不出來阻擋嗎?”
有個年輕人,是李家山的兵勇小頭目,血氣方剛,大聲地吼叫道:“被他們發覺了又怎樣?我們也不怕!當年他們的先人勾結官府還不是被我們的祖先打得落花流水。現在我們還用得著怕他們嗎?”
“怕是不怕他們,但是被他們發覺了,我們的金砂肯定就背不成了。”有人擔心地勸道。
還有的人說:“過年過節的,兩家人打起來,都難免有傷亡,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不打架,最好不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