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一家人回到大書房裡。
點燃了火盤,整個房間都是暖烘烘的。
秦氏生疏地握著筆寫字,這幾年一有時間,她也跟著學習幾個字,就怕走出去,被人家笑話孩子們的娘,大字都不識一個。
不求精通,起碼得認字,能寫自己的名字啊,免得被騙了。
雲飛拿著書本正在考姚祈元,等都考一遍後,才開口問道:“那你是怎麼想的?走科舉還是怎樣?”
“孩兒認為,既然書都已經唸了,自然是想試試走那條路的,夫子說我的資質不錯,若是有條件,可去府城清河學院試試。”
“你要是想好了,爹孃自然是支援你的,等年關過後,再去幫你打聽打聽那個學院的訊息。
若是你真有進官場的想法,那咱們家許多事情,就要安排好了。”
“孩兒不孝,連累家中的生意了。”
姚祈元說著,還掀起長袍跪在了雲飛跟前。
“你這是做甚?起身吧!有啥連累不連累的,到時候把作坊過戶到你三舅的名下,該咱家的分紅,他指定不能少了。”
“對!三舅那人可講義氣了。”姚祈悅贊同道。
得知不是連累家中徹底不能行商賺銀錢後,姚祈元稍稍鬆了口氣。
他可是知道的,家裡除了豆腐坊的分紅以外,再也沒有別的營生了。
不過家中糧食倒是不需要買。
爹爹名下的三十畝地都租了出去,每年收到的租糧,足以夠家中所用了。
至於雞鴨,家中買下村背面的山坡上,建成了果園,養殖了許多雞鴨鵝。
家裡後院又種有各種季節的蔬菜,所以他們家基本上吃食的花費也不大。
因為爹爹買下山頭的時候說過,果園裡的果子,就是用來自家吃的,多餘的餵雞鴨。
然後雞鴨和蛋呢,也是緊著家中吃,多餘的才會考慮賣掉。
然後賣果子和雞鴨,蛋類的收入,足以夠支付請村民長期幹活的銀錢了。
至於本錢,買山是有地契的,契約在,就一輩子虧不了,還可以代代相傳。
首批果樹苗和雞鴨鵝苗的本錢,後面培育的雞鴨鵝崽,賣出去點,本錢也就回來了。
之後的雞鴨鵝果樹幼苗,都可以自給自足。
總的來說就是整這麼多東西,不為賺錢,就為了無成本給家裡弄點吃食……
還記得當時大家被爹爹算懵的模樣,愣是搞不明白,這到底虧沒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