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點點頭,道:“既然蟄龍和不良人難以調動,朕便培養自己的修士,你覺得該給他們取個什麼樣的名字?”
太監想了想,道:“回陛下,這些人都見不得光,也不在朝廷規制之內,卻是一把藏於暗處的好刀,不如……叫內衛如何?”
不知為何,李治突然想起了曾在太極宮中遇到的那抹倩影。
她站在梅樹下,竟比梅花還要美麗。
“就叫他們……梅花內衛吧。”
……
龍虎山,天師府。
道門聖地中,卻是張燈結綵,一派喜慶,上至真傳,下至外門,甚至連七八歲的小道童都喜氣洋洋,眉飛色舞,似是在期待著什麼。
大師兄要成親了!
儀門處,紅牆綠瓦,脊獸騰飛。
中門上端懸直匾一塊,上書“敕靈旨”三個金字,前兩柱掛有黑底金字抱柱對聯,上聯“道高龍虎伏”,下聯“德重鬼神欽”。
李道玄就站在門外。
他脫下了道袍,換上了一身緋紅色的新郎服侍,頭戴玉冠,腰束玄帶,長身玉立,風度翩翩,顧盼之間丰神俊秀。
既有道家之飄逸,又不失男兒英氣。
身為新郎官,他要迎接此次前來參加婚宴的好友。
一個個熟悉的人應約而來。
燕赤霞和萬壽宮的劍修們全部前來,並贈送了一對他們親自鍛造的雌雄雙劍,算不上多麼名貴,卻是他們共同的心血。
玄奘拉著路邊生前來,送上了親筆所寫的賀詞。
值得一提的是,路邊生的弟子盧慧在玄奘的引薦下,已經正式在大慈恩寺出家,法名慧能。
這倒是讓李道玄有些驚訝,沒想到這小不點竟然是將來的禪宗六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首著名的禪詩,便是他寫的。
看來自玄奘取回大乘真經後,佛門的氣運便越發鼎盛。
不過道門也並非沒有傑出的後輩。
茅山派的掌教葉法善帶著新收的小弟子前來,稱其為道隱,俗名司馬承禎。
小司馬清俊秀氣,抬頭仰望著李道玄,眼中滿是好奇。
“你就是大唐國師,龍虎山的李神仙嗎?”
聲音清亮,中氣十足,茅山派的諸位長老在李道玄面前都十分拘謹,畏畏縮縮,反倒是小小的他不卑不亢,坦然發問。